研究发现,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大脑语言区有更多的灰质,人们学习语言越早,大脑灰质区的面积越大。
伦敦学院神经学家安德里亚·迈克雷说:“相对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在这大脑区域的灰质增加了。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就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这一现象会非常明显,而大脑灰质区大小与对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系。”
研究结果还显示,35岁后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能改变大脑结构,但这种改变不如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的人明显。迈克雷表示:“这说明早学语言比晚学好,因为在早期学习,大脑更容易通过改变结构来适应新语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逐渐减弱。”
迈克雷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大脑结构照片,对25个仅懂一种语言的人、25个在5岁以前就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人以及33个在晚年能说两种语言的人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他们的大脑灰质区的大小。研究中所有的志愿者不仅有相似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其母语也都是英语。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资料显示,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大脑左下头骨皮层的灰质区比只掌握一种语言或在10到15岁之间才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人的面积大。迈克雷说:“我通过观察大脑结构改变的程度,就能知道一个人是否精通语言,因为灰质区变化越大,语言的熟练程度就越高。”
大脑灰质层由神经元或脑细胞构成。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大脑结构的改变是否意味着脑细胞大小和脑细胞数量的增加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迈克雷说:“下一步我们将研究这种改变。”他和他的同事计划对学习语言有困难的人进行研究,以看看他们的大脑活动情况是否与众不同。他们还计划对掌握了几种语言的人进行相关研究,以确定大脑灰质层的增大是否与他们所精通语言的数量成正比。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