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徐女士和丈夫又过了一个提心吊胆的长假,因为儿子小海什么招呼都没打就整整消失了七天。其实,这还不是小海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今年暑假,将近60天时间里,小海只在家露过两次面,向妈妈要完钱之后,又没了踪影。儿子在外面怎么吃饭,怎么睡觉,徐女士都不知道,而她最担心的是儿子在外面交上了坏朋友。徐女士怎么也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有家不回?
节目中我们与小海进行了一次沟通。我们了解到小海在将近2个月的假期里,一直和一些朋友在一起,他们为小海提供吃,提供住,带着他抽烟、喝酒、上网、打牌、玩游戏。虽然这段时间小海也受过委屈,酸甜苦辣都感受过,但是他一点也不想家,更不愿回家。他认为家里有爸爸妈妈烦,相比之下外面的要生活好玩、有趣得多。为了弄清楚小海对家的真实想法,专家决定让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理想中家的模样,另一幅是现实中家的模样。几分钟后,我们看到了小海的理想之家。它完整、严实,有明亮的通风窗。虽然门关着,但一拉门闩就能轻松打开,人能自由出入,而且在大门上小海还特意写上了“快乐之家”4个字。与之相比,现实中的家却带着两个大窟窿。小海解释道,窟窿表示墙漏风,家里的感觉是冷冷清清的,一下就走窜出去了,没有温暖。
孩子的答案让爸爸妈妈大吃一惊,他们十分纳闷,自己精心建构的温馨之家,在儿子眼里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通过谈话我们又了解到,原来小海在家里和父母沟通很少。母亲和小海间的交谈仅限于学习,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话题。父亲的印象也是十分严厉。在小海的回忆中,爸爸除了劈头盖脸地训斥他之外,很少跟他说话,父子俩的关系一直都很僵。去年九月父子俩还发生了一次严重冲突,使本来就不融洽的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那天,由于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爸爸罚小海到自家开的浴室去烧锅炉。在浴室里小海干着活,爸爸还不停地批评:“你再不认真读书就只能做这种笨工。只能这个样子!”听到斥责后的小海气愤至极,把东西一甩,离开了家。而父亲看到儿子的举动也在愤怒当中,把儿子的衣服全都烧了。就是这次事件使小海与父亲发生决裂,即使是来北京参加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小海也坚决不和爸爸做同一趟车,甚至连吃饭住宿都不在一起。一对亲生父子,关系居然恶化到了这种程度。这样看来,小海的离家除了调皮外,与父母也有着密切联系。
主持人:后来小海你知道爸爸把你衣服烧了以后,你内心什么感觉?
小海:不想呆在家里。
主持人:为什么?
小海:烦躁。
杨凤池:我发现烧衣服这行为,和孩子不回家接近,很接近。就说这个烧衣服的行为,我想问问父亲,咱们国家,在文化传统里什么人的衣服得把他烧了?
爸爸:我可没有想过。
杨凤池:你说咱们通常我们的文化里很明确的一点就是,谁的衣服要烧掉,这人就不在这世界了。烧衣服很有象征意义,就对这个人是很否定的态度,或者是准备跟他远离,您回忆以后,是不是那以后,父子的感情就走远了。
爸爸:是。
杨凤池:所以妈妈注重身体照料,强调学习,反复不厌其烦的重复说学习的事,让他觉得唠叨罗嗦。父亲本来就远,还把的衣服就烧了,所以这家里头这冷清的感觉,就特别的浓。到别人家,人家不仅不烧我的衣服,还给我衣服穿,还给我饭吃,就觉得人家家是快乐之家,自己的家是郁闷之家。实际上不管是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的严厉,其实都是对小海的否定,只看到了他身上的缺点,没有看到他身上的优点。而一想到儿子浑身的缺点,对儿子肯定就没有好脸色。其实妈妈总是唠叨学习,言外之意就是你学习不好。爸爸不说话也让孩子觉得,是不是自己什么事情没有做好,爸爸不喜欢我。这些态度都会让小海觉得自己在爸爸妈妈眼睛里是不好的。
妈妈:对他真的是没有好脸色。他不听话我就不愿意跟他讲话,但是又考虑到他爸爸也不跟他讲,我也不跟他讲,我就控制住自己跟他说几句话。强迫着跟他说话,我本来对他有很多不满,不满意还不是要跟他说话。
杨老师:这就是为什么儿子觉得家里冷的根本原因了,恶性循环:父母觉得儿子混身是缺点,于是唠叨、严厉、没有好脸色;儿子觉得家里没温暖于是出走、变得更不听话,导致父母更不喜欢他。
主持人:小海的父母要想挽回儿子的心,肯定要做出许多调整,但是他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杨老师:多看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只有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特别喜欢他,爱他,他才会愿意回家。这样吧,我们现在在给妈妈一张纸,您现在就给我们写出您儿子的十大优点。
妈妈:优点好像写不出来。
主持人:一个优点都没有吗?
妈妈:想不出来优点。
杨凤池:一个小孩就这么多缺点,没有优点?不可能!
爸爸:他学习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杨凤池:学东西快。
妈妈:还有什么,我觉得找不出他的优点来。
杨凤池:找不出优点这就是小孩感觉到家里冷的原因。
妈妈:我们的却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优点。
爸爸:有时候还参加学校的,比如说开运动会。还拿了个第二名什么。
妈妈:田径运动拿了一个银牌,我还表扬他了,我说这还行啊,要是学习能够有这个样子,那我就更喜欢了。
杨凤池:这句表扬又被一个学习勾回了。因此儿子就觉得这家里头气氛冷。表扬你体育不错,学习像这样多好啊,表扬这条又被否定掉了。
主持人:我记得我们带着小孩上那个亲子班的时候,老师说有三句话是要说的,而且很重要。第一个是你是最棒的。哪怕他刚开始爬,突然有一天能站起来了,你就得马上夸他。之后他可以用勺,哪怕吃得满嘴都是脏的,都要说你是最棒的。另一句话是我爱你,这是一种情感。最后一个是,你需要我帮助吗。
妈妈:他没有做好,做好了我肯定会鼓励他。
杨凤池:有可能不是今天的事,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那时候你是不是及时地表达出你的喜悦和肯定了?
妈妈:那时候读初中了,初中时只要他成绩好或者是老师表扬他,我都很喜欢的。
杨凤池:有没有把这种喜欢表达出来?
主持人:就你得说。
妈妈:没有说,说不出来。
杨凤池:你要说出来,他才知道妈妈是喜欢我的,是欣赏我的。另外呢,我觉得父亲可能也应该做些改变。
杨凤池:父亲恐怕得拿出些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其实刚才我们发现父亲很敏感,他知道儿子很多优点。
爸爸:对他我的心里还是有数的。
主持人:但就是不说
。
妈妈:他从来没说过。
杨凤池:你看,所以就成了这样。因为刚才妈妈已经说了,现在爸爸是不是能在我们这个访谈的现场肯定一下儿子的这些优点?看看是不是对儿子有些温暖的作用。
爸爸:那行吧。海海,你学习是挺有能力的,希望你发扬你得优点,做事情呢,做得挺好,再说你对人呢,对什么事情都挺善良,这都是挺好的事,爸爸挺喜欢你,……有些事情我好像是没有嘴上说出来,但是我心里是有数的,我没说出来,这是我不好,以后发现你有什么优点,我会及时地夸你,就这样吧。
主持人:小海,刚才爸爸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小海:还好。
杨凤池:我觉得对孩子的否定恐怕应该告一段落了,不管他有什么缺点,我们都要尽量克制住自己要批评要指责的冲动,并且更要注意的是,当小海出现优点的时候,要及时地用口头语言或者表情加以肯定,鼓励地说:好孩子,做得好。哪怕就是很简单的几个字,让小海觉得你们俩是很接纳他,很爱他的,这样家里头的温暖的气氛就出来了。
主持人:小海,如果爸爸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你了?他们会给你更多的爱,关心你,你还会经常不回家吗?
小海:我待在家里就不会往外跑了。
杨凤池:你确信吗?
小海:住在别人家有时候也挺麻烦的,也很累。
杨凤池:对,实际上住在别人家并不是完全快乐的。
主持人:我们希望小海以后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给小海一种温馨和温暖,好吗?
主持人:那好,谢谢你们,也谢谢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