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李秋和丈夫孙先生都是小学教师。一年前,这对夫妇惊讶地发现,他们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却开始管教不了自己9岁的儿子仲秋了。特别是母亲李秋,她觉得儿子简直就是在和自己作对。你说东他偏往西,而且动不动就哭天嚎地。人常说:“儿大不由娘”,可这孩子才9岁,怎么就如此逆反呢?李秋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主持人:李秋你觉得管不了儿子,在什么事上管不了他?
妈 妈:比如说我给他安排任务,让他做一些老师没有布置的作业,看一些课外书,或者是增加一些阅读知识,就是这些管不了。他说他生不如死,让我打死他,说活着还不如死掉。
主持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生不如死?
妈 妈:修改作文,我觉得他写得不够好,让他修改,他不愿意。他说他生活得太不幸福了。因为我支配了他的人生,让他过得不幸福,生不如死。当时听了这话我很震惊。以前从来没听过这词,从他嘴里冒出这个词。他说你干脆把他打死。听了他的话,我心里难过极了。他又不停地哭,抓住我的手,不让我打他。我很伤心,把他推到另外一间房里去了。
主持人:当时跟妈妈说的那几句话,是怎么想到的,挺像大人说的话?
孩 子:因为在书上看到过,文章里有,就简单地应用了一下。
主持人:你真的是那种感觉吗?
孩 子:嗯。心里面不痛快,就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
主持人:妈妈做了什么,你觉得她支配了你,让你觉得不幸福?
孩 子:让我做事,如果不去做的话,她就打骂我。
妈 妈:我打得比较多,小时候他特爱哭。他有什么不满意可以直接跟我说。他不高兴就哭,我听了很烦,觉得很难受。
爸 爸:我觉得儿子有些时候很过分。
主持人:怎么过分?
爸 爸:就是一点任务都不想完成。现在的情况就是,妈妈安排他干什么都非常难,任何一件事情,你叫他收拾一下碗筷,他就不干。
主持人:一般你是支持妈妈的?
爸 爸:妈妈安排应该是非常正常。因为我们是教书的,都希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做一些功课,家长布置作业,但是我们自己在家里教自己的儿子还不行。
访谈现场,夫妇俩分别叙述了对儿子的不满。他们说:因为孩子爱哭,母亲确实也打骂过孩子,但打得并不重。他们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孩子不听话的理由。然而对于父母的指责,仲秋的回答却出乎主持人和专家的预料。
主持人:妈妈管你,怎么就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孩 子:因为她不太爱我。
妈 妈:他老感觉我不爱他,他一直是这种感觉。
主持人:怎么不爱你?
孩 子:因为妈妈叫我,经常都叫成爸爸的名字。
主持人:你很在意这个事吗?
孩 子:嗯,很在意。因为我觉得妈妈把我叫成爸爸,是因为她心里只有爸爸。
妈 妈:刚才在外面,他就说过,我刚才又叫错了一次,又提醒我。
主持人:只有这一件事情,妈妈重视爸爸,不重视你,还有没有别的事情表现出来?
孩 子:还有别的。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都只吃炒饭,而晚上只要有爸爸我们就会吃肉。
主持人:可是晚上不是你也吃吗?
杨凤池:仲秋那意思是说:我是沾我爸爸的光才有吃的,是不是?
孩 子:是。
访谈现场,9岁的仲秋显得异常委屈,他说妈妈对爸爸一直是百依百顺,要星星不给月亮,而对自己却总是冷若冰霜。孩子的说法让妈妈也觉得很委屈,她告诉我们:儿子五岁以前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孙子特别疼爱,小仲秋经常是说一不二。可是两年前,李秋开始接管儿子后,仲秋却总觉得妈妈对他不好,而且独立性还特别差。
妈 妈:最开始的时候,让他一个人睡,半夜就到他奶奶床上去。现在就是半夜到我们床上来。
杨凤池:你现在还想跟妈妈睡觉是吧?
孩 子:嗯。因为我一个人感到寂寞,有时候会很冷。两个人在一起睡就不会那么冷,不会寂寞。
杨凤池:是不是只是吃奶的小孩才跟妈妈一块睡,长大了就不应该跟妈妈一块睡了?我想问问妈妈,这孩子长这么大了,为什么还愿意跟妈妈一块睡呢?
妈 妈:我也找不出其中的原因,我就觉得他心理年龄有点偏小,9岁的孩子不应该那样。
主持人:可是他说的那些话,人生的意义,不像很小的样子。
妈 妈:生气的时候说话显得很成人。但是平时的表现、比如玩东西,我都感觉他太小了。老是希望他大气一点,胆子大一点。
杨凤池:孩子的心理成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妈妈,孩子一生下来就跟妈妈有着亲密的联系,从情感到身体,孩子就有安全感,对生活有信心,他情绪就会比较稳定。如果他没感觉到妈妈的话,只有采取退化的方式,我要跟你睡,你是妈妈,你还不让我跟你睡,连基本的妈妈都不够,所以他就会觉得生活不开心。
妈 妈:有时候他就这样骂我,说你没有资格做我的妈妈。
主持人:你是对他爸爸的关心比对他多吗?
妈 妈:以前是这样子。那时候他跟他奶奶很亲,我和他爸爸经常在一起,他就和他奶奶在一起,我们那时候好像是住在一个屋子里面的两家人。他和他奶奶说话说得很开心,经常从房间里面传出那种很快乐的声音来。然后我和他爸爸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面,那样的情况比较多。小时候他基本上就是把奶奶当妈妈。
杨凤池:咱是不是让孩子先下去,我看跟他的关系不大了。而且咱们再讨论下面的话题,对孩子就不利了。
夫妇俩的叙述似乎让专家发现了问题的端倪,访谈进行到一半,专家让仲秋暂时离开演播室。随后给妈妈做了一个测试:这个横坐标是儿子的年龄,纵坐标是感情投入的图表,让妈妈分别画出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她对丈夫和对儿子的感情投入百分比。
杨凤池: 现在她画出了一幅很有意思的图,这两条曲线让我们一般做母亲和做父亲的人看去,有点不太适应。通常我们做丈夫的感觉到:孩子出生以后,太太会把大部分的精力和爱投入到孩子身上。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生了孩子以后,一点也没影响她对丈夫投注的热情和情感,甚至这孩子都已经到了5岁或者7岁,他对丈夫的情感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比例、投注着相当大的比重。
主持人:这孩子一岁到五岁的时候差不多就是100%。
杨凤池: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孩子1岁到5岁,或者5岁以前,他几乎感觉不到他还有一个妈妈?
妈 妈:在以前,别人也说过我,那时候和老公就是成双入对地逛街或者出去玩,结婚十年了,别人都觉得我们不是有孩子的人,像情侣。
主持人:妻子画的这个图形你也是这种感觉吗?
爸 爸:差不多。
主持人:那你在儿子身上投注的和你在妻子身上投注的跟她这个情况相近吗?
爸 爸:不一样的。
主持人:你是什么样的曲线?
爸 爸:对儿子几乎是100%的。
主持人:对儿子是100%,对妻子呢?
爸 爸:就少得多。
杨凤池:让他再拿一种颜色,再画一条线,他就画一个他对儿子投注的就行了,剩下的就是给他太太的。
主持人:这是丈夫对儿子的,对妻子一直是差不多的。丈夫对儿子一直投注的感情比例比较高。
杨凤池:这里头有一个错位的问题了,小琴你发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失衡。
主持人:妻子追着丈夫跑、丈夫追着儿子跑、儿子追着妈妈跑,是这种情况啊?
杨凤池:当丈夫把这么大比例的情感投注儿子的时候,太太同样把这么大情感投注给丈夫,太太会有失落感,因为她投注给丈夫的感情,她发现回报不足。
妈 妈:有那种感觉。
杨凤池:所以在母亲感觉到自己应该做母亲了,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带着一股不好的情绪来的,就是你把我爱丈夫的情感剥夺走了不少。当然这句话她始终没说过。
妈 妈:说过。
杨凤池:你要是说过的话,那表现会更厉害。
主持人:那儿子觉得妈妈更爱爸爸,妈妈又觉得儿子更爱爸爸。
杨凤池:所以妈妈觉得没人爱她,她会把这种愤怒无形当中传递到儿子那里,然后她自己稍加思考就会觉得这个愤怒不合理,不像个妈妈。于是她换了一个老师的面孔出来,好好学、好好做,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妈 妈:好像我只有管没有爱,我自己都有这个感觉。管完以后,我自己觉得好像我在完成一个任务。你做了我就心安理得了,你不做,好像心里面这个责任没有尽到。
专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不服妈妈的管教,源于李秋对儿子的情感投入不够。对于专家的分析,李秋表示认可,在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她向专家讲述了一个一直埋藏在心底的故事。
妈 妈:那时候我得了椎间盘的病,已经怀上了一个孩子,但是得了椎间盘要动手术,就不能生孩子,就流产了。接着下个月又怀上这个孩子,身体很虚,完全没有做母亲的准备。当时他父亲很老了,已经67岁了,还没有一个孙子。在那种情况下,我就感觉是完成一个任务,继承香火的任务。觉得生完孩子不关我的事了,所以孩子刚出生就奶奶来带,老公比较疼爱儿子,我对儿子好像没那种感觉。
杨凤池:要依着你本人的愿望,你是不想要这个孩子。
爸 爸:孩子来得非常意外。
妈 妈:孩子来得太早了,那时候刚结婚。
杨凤池: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是为这孩子不听话而来的。但是当我们发现,是你不接受这孩子,不给他母爱,现在这孩子不接受你管理,是很自然的事。
主持人:但是现在她爱的方式恰恰又是管,好像她想把孩子拉近,实际上方法不对。反而把孩子推得更远,现在用什么合适的方式再把儿子拉近到她身边来。
杨凤池:妈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当你回到家里的时候,你首先要恢复自己是母亲这个角色,一定要把老师的角色暂时放着,进门之前先把老师的外衣脱掉,然后要像妈妈那样去爱孩子。现在我们希望你恢复做妈妈的那种母性、那种感觉。用那种情感去跟儿子说话。他是个孩子,他首先需要爱,你必须恢复这种感觉。
杨凤池:咱们现在请仲秋上来。仲秋,刚才我注意到你坐在这儿,你一直用右边的胳膊扶在妈妈的座椅扶手上,是不是想跟妈妈贴近一点。
孩 子:嗯。
杨凤池:你希望妈妈为你做点什么呢?你看着她的脸说。
孩 子:妈妈我想和你说话,和你一起。
妈 妈:没关系,以后妈妈会多和你说说话。
孩 子:我想让妈妈抱抱我可以吗?
妈 妈:好的,别哭了。
杨凤池:你坐到妈妈腿上可以吗?搂着妈妈脖子。好不好啊?
孩 子:好。
杨凤池:是不是觉得生活变得幸福了。
孩 子:是。
杨凤池:妈妈抱着儿子心里是什么感觉?
妈 妈:觉得挺伤心的。
杨凤池:你喜欢这儿子吗?
妈 妈:其实觉得他挺可爱的。好了,别哭了。
杨凤池:你能不能两手搂着妈妈的脖子,妈妈两手搂着儿子,搂一会儿。仲秋幸福吗?
孩 子:幸福。
杨凤池:妈妈要把儿子再搂近一点,抱起来让他再贴近一点。
妈 妈:别哭了,别哭了。以后我一定对你好一点,不会再骂你了,有什么事都和你商量着做,好不好?
孩 子:好。
杨凤池:你们三口拥抱在一起好不好。幸福吗?
孩 子:幸福。
杨凤池:以后听爸爸妈妈的话,好不好?
孩 子:好。
杨凤池:以后你再要求他学习,我估计也没有那么大阻力了。但是你记住:学习的事,应该始终在你们母子当中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母亲要爱孩子。
主持人:我觉得李秋今天来得还是时候。因为孩子还只有9岁,对爱的弥补应该是来得及的。希望你们一家能够从现在开始生活在爱的气氛当中。谢谢你们到这儿来讲自己的事情,也谢谢杨老师的指导,观众朋友感谢你收看我们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