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心理访谈33-女儿的创伤

  47岁的杨女士9年前和丈夫离婚,一人带着17岁的女儿小爱,相依为命。杨女士每天照顾女儿体贴入微,但是女儿不但对妈妈的关心视而不见,而且把自己完全和母亲隔离开来。回家和妈妈仅说的几句话就是吃饭和要钱。她的东西妈妈不能动,上周妈妈无意中碰了一下女儿的包,却引发了女儿的勃然大怒。

  阿 果:我是主持人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李子勋。李老师,您好!

  阿 果:刚才看到小片,大家可能觉得有一些不解。不就是碰了一下女儿的包吗?怎么就会勃然大怒?具体是怎么回事儿?

  妈 妈:她当时正好在卫生间,她的手机响了,我就去找,我想可能在书包里,我就随手拉开了她的包,结果没有找到。我无意中一提,发现手机是压在包下面了。我正准备把手机拿过去给她,这时候她从卫生间出来,就说我翻她的包,就嚷着说:“你又翻我的包了,谁让你翻我的包的”。

  女 儿:我觉得她好像是在翻我的包,所以我就说她。刚好很多事都压到一起了, 我就一下子喊了出来:“你少动我的包,你动我的包干啥?”

  妈 妈:这一次确实是无意的,因为在这之前也动过她的包,那是故意去翻的,是想多了解一点儿她的事情。不管是学习方面的事,还是交友方面的事,没有别的意思。

  阿 果:想多了解是好心,但是了解的渠道其实很多,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翻包呢?比如说跟孩子聊聊,谈谈心。

  妈 妈:她不跟你说,你没法跟她沟通。

  阿 果:你主动跟她谈过吗?

  妈 妈:她不跟你谈。

  杨女士告诉我们:其实自己确实只是想了解一下女儿心里是怎么想的。即使是无意的,女儿小爱对自己还是不依不饶。后来每天回家都把门锁得死死的,没经她的允许根本就进不了她的房间。不让妈妈进房间,女儿小爱有自己的解释。

  女 儿:她做的有些事情我很不喜欢,我可以说是很讨厌她。

  阿 果:妈妈打过你吗?

  女 儿:打过,她跟爸爸离婚以后,我跟妈妈生活在一起。有的时候是为了学习打的,有的时候是为了看电视。那个时候特别爱看电视,她一看见我看电视就打,打得比较重 。有的时候为一件莫名其妙的小事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我记得打得最狠的一次是:把我打急了,我就说:“你要打是吗?你就把我打死算了”。我就躺在那儿,我妈就用脚踩我的腰,踩得很重。她打的时候是恨不得把你打死的那种感觉,眼神就盯着你,很凶的,好像今天我一定要把你打成个什么样子才罢休的那种感觉。

  阿 果:女儿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妈 妈:是 ,大部分是真的,可能就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样。当初我是把所有的精力、或者说生活的全部吧,都压在这个孩子身上了。我当时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她把学习搞好,带好她。但是她就是离不开那个电视。你说她一句吧,她有好多句等着你。或者她就是一脚,把凳子一踢,要不她就把门砰的一摔。其实我说你一句,你起来走了,或者你不吭声儿,我也就算了。她好像反应特别激烈,逼得你去打她。最近这两年几乎没打她了。

  妈妈承认自己刚和前夫离婚,因为心情不好,经常动手打小爱。但是她也是出于对女儿的关心,她觉得有几个父母不打自己的孩子的,而且她认为这也不能成为孩子不认妈妈的借口。但是小爱却拒绝接受她的解释,小爱说自己从三年级开始就经常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欺负,父母甚至都不帮她。记得有一次就因为作业没交,被老师打断了左肩骨,而父母对此都没什么反应。

  女 儿:那次是写完作业,我最后交了。上课之前,老师把我叫到讲台旁边,然后就拉

  着我的胳膊。我那时候很瘦小,把我拽倒了。我前面是桌子,对着桌子她又把我拽回来,被摔倒在地上,把肩窝摔断了,是左肩窝断了。我记得当时我站起来,整个泪就下来了。我在班里她扇我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哭过。那回站起来,我就哭了。我想可能是打重了,而且听到咔嚓一声响。

  阿 果:后来家里知道了吗?

  妈 妈:受伤以后才知道的。

  阿 果:知道以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妈 妈:我们知道以后,就找到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后来出面解决了,也就算了。

  女 儿:从那个时候开始,同学就可以欺负我了。就觉得好像老师已经讨厌你了,那大家欺负你是很正常的事情。到四年级这种情况几乎天天都有,开始会跟妈妈爸爸说,同学又欺负我啦,或者又恶作剧怎么怎么的。他们有时候会跟我说,要么忍着,要么你就别理他们。

  妈 妈:我们也找过老师,好像作用不大。因为那么多同学,老师不一定每次都管得过来。你找得多了,老师也就说,就你事儿多。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她。

  阿 果:你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在学校同学都欺负你,你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是不是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地保护你,或者没有想办法,所以你现在对他们有意见。

  女 儿:我总觉得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李子勋:那我们想想小爱,她内心真的是充满着愤怒,尤其是亲人不理解,外人还好一点。妈妈、爸爸、老师。老师就像父母一样,相当于亲人。她受的伤害都是来源于这个比较多。因为爸爸妈妈打她,她无路可逃,又反复长期地挨打挨骂,或者是忽视。那么这些都会让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变得孤僻,变得退缩。我觉得她的性格和一般孩子不太一样。她不得不通过恨,通过冷漠、拒绝,包括不让妈妈知道一切,来保护自己。那么这个时候妈妈骂她也好,打她也好,她内心那个痛苦会轻得多。就像我们被一个陌生人或者敌人伤害,我们不会那么痛苦。但是被一个亲人伤害,会很痛苦。所以她会把老师看成是敌人,她不会跟他们接近,拒绝甚至逃跑或者是采取很多办法,她要保护自己。

  妈 妈:是,我就想着,像她这样如果走上社会,人际关系都处不好,怎么生存啊。

  女 儿:那天因为学习的事情已经说过我很多次,包括我的小妹妹,就是我四姨家小孩儿,她追过来说:“姐姐好好学习哦”。我当时就是那种恼羞成怒的感觉说:“你滚。”我就骂她。砰,把门给踢上了。后来我妈觉得我在家里乱发脾气,把亲戚们都得罪了。

  李子勋:就是因为小爱对亲人的愤怒太深了,而且这种愤怒会让她的性格遭到扭曲。如果用心理学来诊断的话,她现在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好,包括跟亲人的关系不好,就是PPS二型。如果是 PPS一型,那是由重大的突发性创伤引起的;那么二型就是缓慢的儿童时期遭受来自亲人的虐待、冷漠、暴力引发的一种儿童性格问题,甚至导致病态人格,这些是我们常说的抑郁。也是我们说的PPS的二型。那么小爱她在很多情况下都比较接近这种。

  专家分析发现:因为童年的创伤造成小爱对妈妈的仇恨和愤怒,所以现在和妈妈变得水火不容。妈妈也很后悔自己当年的忽视造成了女儿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小爱对妈妈的愤怒由来已久,该怎样做才能让女儿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呢?为了更好地帮助小爱,专家让小爱画了一幅画。

  李子勋:她渴望有个家,渴望有一个很好的家。而且她把这个家框起来了。这是什么?

  女 儿:河、小溪。

  李子勋:有一个河挡着,这个家要安全一些。而且它是封闭的,只有一个桥能过去,也就是说你在这里面是很安全的。

  女 儿:对 而且我觉得很舒服,很幸福的那种。

  李子勋:这里面没有另外的人,就是你一个人。

  女 儿:对,这就是家的感觉。

  李子勋:那现在小爱你能闭上眼睛吗?

  女 儿:可以

  李子勋:闭上眼睛相像这个房子,现在你推门进去会看到什么?

  女 儿:推门进去会看见一张床,还有书桌,书桌上有一面镜子。

  李子勋:那你走到镜子前面看到的是自己吗?

  女 儿:不是,是爷爷和我,还有奶奶。

  李子勋:是爷爷、奶奶和你,是你们三个人。但实际上是你一个人走进去,对吧。那么还有呢?再看看周围?

  女 儿:有一个旧颜色的方桌,是红的

  李子勋:现在你慢慢去把窗子打开好吗?

  女 儿:打开了。

  李子勋:你闻到了什么?

  女 儿:没有。

  李子勋:有没有清新的空气

  女 儿:没有

  李子勋:推开窗子跟没推开一样的吗

  女 儿:不一样。

  李子勋:有阳光的感觉,阳光会照进来对吧?

  女 儿:对,很暖和的感觉。

  李子勋:哦,温暖的感觉,那就让窗子开着,你看看你的房子里面还缺什么?

  女 儿:缺椅子。

  李子勋:是什么椅子,是硬硬的木头椅还是沙发?

  女 儿:是木头椅,带靠背的那一种。

  李子勋:有没有想到房间里面放一点花,养个宠物?

  女 儿:有一只狗。

  李子勋:这个狗你认识吗?

  女 儿:我认识。

  李子勋:它叫什么名字?

  女 儿:它叫欢欢。

  李子勋:它在哪?

  女 儿:在房子里,在床旁边蹲着。

  李子勋:看看这个地和看看天花板,有你不满意的地方吗?

  女 儿:有灰啊,感觉暗暗的,不是那种很白的感觉。

  李子勋:地下有灰是吗?

  女 儿:地面不是那种很新的瓷砖,是那种很旧的石灰啊水泥之类的。

  李子勋:地面干净吗?

  女 儿:地面也不是很干净。

  李子勋:假设你旁边有一个墩布的话,你愿意把这个地面擦干净吗?

  女 儿:嗯,不愿意。

  李子勋:现在你看看天花板,你说天花板比较暗。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暗变亮一些?比如说打开电灯或者是让你的门打开,或者在你的屋顶上开一个窗子,让阳光直接射进来?

  女 儿:我会开灯,可以把灯打开。

  李子勋:对。然后你还会做什么?

  女 儿:然后我会找东西,把上面的灰弹掉。

  李子勋:哦,当屋子亮起来以后,你会把屋子里的灰啊都弄掉。

  女 儿:对。我会让它感觉不那么暗了,把它弄干净好了。

  李子勋:很好。现在我们要找到让小爱打开的那个灯。小爱你可以睁开眼睛看着说。小爱对她的内心建构还是可以的。我很惊讶!尽管她遭受那么多的创伤,但是她足够的坚强。

  阿 果:你怎么看得出她的坚强?

  李子勋:第一个她可以打开窗子,而且她能够感觉到打开窗子会亮堂一些。而且她对家庭的安排,床是代表她有栖身之地,可以在那儿居住。而且说到宠物的时候,她会想到有一只狗,宠物是象征着友谊。也就是说她的生活不像妈妈说的那样完全不跟别人交往,也有她喜欢的人。这就是她还想着友谊,那么在这个里面她也想到了爷爷,尤其是在镜子里看到了爷爷、奶奶。爷爷和奶奶是小爱内心的一个依恋对象,而不是妈妈。

  女 儿:我爷爷从小到大没有动过我一根手指头,从来不打我,也不骂我。我十几岁了,跟着爸爸妈妈住,每个礼拜天回爷爷家,爷爷第一件事就问我“你想吃什么?想吃什么你自己去买”。我就撒娇说:“我不去”。“那你在家坐着,”他就跑出去帮我买 。

  我总是感觉好像在爷爷那里得到的,可能是我真正需要的。

  李子勋:尽管小爱的镜子里面看到的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但是小爱有一个爱的支撑,这个支撑就是爷爷的爱,有爷爷的爱才使她没有真正的孤独。因为她曾经被爱过,她曾经跟爷爷形成过依恋关系,这个依恋关系使她相信:亲人里面还是有好的。当她心中有了这盏灯,她的希望就点燃了,她内心的那些黑暗的、肮脏的,或者是我们所说的灰,她会去把它打扫干净。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问小爱,你未来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把你这个灯打开。

  女 儿:我想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空间,还是自己的兴趣。要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我不希望再像以前一样,好像总是一个人,总是被别人无端地横加干涉。

  阿 果:那你能告诉我,你希望妈妈怎么改变,就不会干扰你去实现这种内心想象,比如说自己的人生,自己所感兴趣的事?

  李子勋:我觉得不要问得太多,让她保持一些神秘,也就是说神秘感吧。因为有些东西你跟她说多了,她也不能完全理解,反而会增加她的烦恼。小爱要接受一些正规的心理辅导,因为从心理学来看,小爱是一个慢性的创伤,一个从小来自亲人的创伤,这种创伤远多于学校的创伤。学校的创伤只是加重了这种被伤害的体验,让她感觉到无力,没有办法保护自己,所以这样的孩子她的内心是要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专家告诉小爱:她现在的年龄已经完全可以保护自己了,已经没有老师可以随意敢伤害她,因为她已经学会了怎么做。另外,我们仍然要鼓励小爱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投入太多的热情,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不亲也不太疏远。因为小爱在人际环境中,有一种深度的不安全感,这个不安全感会让她拉开距离。

  女 儿:我觉得包括我妈妈在内,如果挨我很近,我就会觉得很难受,很紧张。

  阿 果:所以,心理医生要来帮助小爱重建一种交流模式和互动模式,要学会平等地、安全地、友好地和别人交往。小爱小时候的创伤真的要恢复,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妈妈的努力也很重要。

  阿 果:那你觉得妈妈能做什么呢?

  李子勋:妈妈这段时间真的应该按照小爱所希望的、不要过多地去试探她内心的东西。如果女儿不愿意说,你就说我女儿能自己搞定。不管她面对什么事情,如果她不想求你帮助,或者不想要求你做什么,你就相信女儿的能力,她可以自己解决好。

  妈 妈:那我就顺其自然。她愿意告诉我,就告诉我。她不愿意告诉我,我就尽量往好的地方想吧。如果真的能做到她所说的,我会觉得很好。我知道过去这一切,对她来说真的是挺残忍的。

  演播室结束后,杨女士带着女儿走进了心理咨询中心。在那里小爱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心理治疗,我们希望小爱健康 快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