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皮亚杰学派的心理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才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
皮亚杰心理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自然谈话法、临床谈话-观察法,量表测验法等。
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认识发生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与年龄有关。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7岁)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al,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al,11-16岁)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过程或构建过程有四个核心概念:
图式(schemas):将知识形像化,成为一个概念模型。知识可以透过同化或顺化达成。
同化(assimilating):将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类比,并且做出关连。
顺化(accommodating):将旧有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以容纳新的內容。
平衡(equilibium):这种形象化过程不会完全只有同化或顺化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找出这个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平衡。平衡有三種:第一种是同化和顺化之间的联系。第二种是个体图式中子系统的平衡。第三种是一种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关系的平衡。
日内瓦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这是心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发展。主要集中在。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事实上,人的世界观都是外界通过孩子的心灵折射出来的。婴儿对这种折射有很大的自我选择能力。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完全等同于家长眼里的世界。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同样环境中成长的双胞胎,其思想也会有很大差异。
在皮亚杰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的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由儿童到老年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类的智慧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皮亚杰学说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的发展。同时,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皮亚杰学派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重视不够,对环境,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偏低,对人类智慧的结构化有些牵强武断。其基本理论仍未跳出唯心主义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