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重复小动作,警惕患“儿童多种抽动症

 

指儿童多种抽动症身体任何部位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自主的、重复、快速地收缩。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抽动症的抽动常被患儿体验为不可克制的,但通常可被忍住一段时间。其严重程度变异很大,最轻的可以接近正常,最重的Tourette氏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障碍。

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抽动症多见于男孩,常有抽动家庭史。抽动伴有各种情绪紊乱者并不少见,尤其是伴发强迫和疑病现象,也可伴有特定的发育迟缓。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而分为:

①抽动症;

②抽动- 秽语综合征。

儿童多种抽动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发育问题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则和精神紧张因素有关。极少数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部分缓解后发展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征,而后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因为它们常常共发于同一个家族。

儿童多种抽动症的主要表现

一、抽动症(习惯性痉挛)

抽动是肢体或颈面部的一群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因而出现一个可见的动作。抽动可以在固定或不固定部位反复发生。抽搐是一个肢体或一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强烈和节律性地收缩。抽动症(习惯性痉挛)属于急性单纯性抽动或一过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抽动。起病于学龄早期,高发于5-12岁儿童,男童多见。

二、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症)

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部分患儿伴有模仿言语、模仿动作、强迫、攻击、情绪障碍,及注意缺陷等行为障碍。起病于童年。因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使患儿十分痛苦和烦恼。在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 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但 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 2个月。

1.运动抽动: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轻者每日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不超过数分钟,也有长时间不抽动。严重者则频繁抽动,间歇以数秒或数分钟计算,很难看到间歇或停顿。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障碍。

2.声音抽动:

1)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2)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3.其他行为障碍:

1)注意缺陷约占 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 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4.病程:尽管Tourette综合征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甚至终生性的,但大多数患儿到了青春期或成年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和多变性会有所减轻,有些患儿的抽动症状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您需要了解的治疗原则

一、基本要点

1.在考虑抽动症的治疗前,有必要评估其病因、严重程度和转归;

2.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教育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患儿及其家属是非常有益的;

3.对于Tourette综合征和较重的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患儿,药物治疗必不可少。药物治疗应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和遵循个体化原则;

4.抽动症是常见的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病程常迁延多年,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故需加强科普宣传,使教师、家长了解疾病特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二、抽动症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一般而言,短暂抽动症及没有明显功能损害的单纯性慢性运动性抽动症并不需要药物治疗,而心理治疗对于任何一个抽动症患儿都是必不可少的;

1.首要任务是告诉家长抽动症状是不可控制的,并非孩子有意所为,千万不可因此责备或惩罚他们;

2.要将疾病的性质和将来可能的转归向家属进行解释,并保证抽动症不会发展为精神病或痴呆,从而消除他们因不了解这类障碍而引发过分紧张和担心;

3.对于学龄儿童,还必须向其老师讲解有关的医疗知识,并通过老师教育其他同学不要取笑或歧视患儿,由此帮助患儿消除由疾病引发的紧张、自卑心理,从而能保持或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4.对与同伴相处有困难的患儿,需要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可考虑使用认知行为治疗、交际治疗和家庭治疗;

5.科学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使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鼓励患儿参加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还要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疲劳。

二)药物治疗

1.单纯的短暂性抽动症一般不影响学习。有些患儿虽然需用药物治疗,但完全可以边上学边治疗,无需休学。Tourette综合征或较重的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患儿,在药物的选择上要看靶症状是抽动本身还是伴发的注意缺陷、多动或强迫症状。首先应根据危害重的症状,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利培酮、泰必利、哌迷清等和拟β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可乐定。药物治疗应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和遵循个体化原则。例如可乐定可作为较轻型、特别是年龄较小的病例的首选药;该药对40%左右的Tourette综合征患儿有效,而对运动性抽动的效果似乎更好一些;常用有效剂量为0.15-0.3mg/d,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度镇静、疲倦、口干、头晕,或易激惹,但都一过性。药物治疗要注意个别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逐渐增加,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果不良反应严重,不必强求增量企图将抽动症完全控制,只要不影响生活、学习并尽可能使症状在公众场合或陌生人面前不被注意就可。控制抽动 3个月后,要在患儿没有面临应急因素的时候逐渐减少药量甚至停药,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药量。

2.抽动症伴发多动/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治疗比较困难。由于利他林可能加重或诱发抽动症状,对应用该药一直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该药是安全有效的。关键在于用量要适度,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以求最大限度地改善抽动症状。有报道用氯苯醋胺酯有效,剂量为 1.5mg/d,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过性的镇静和头痛。可乐定与精神兴奋剂合用治疗抽动障碍伴ADHD的治疗已有数例猝死的报导,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抽动症伴发的强迫症可选用氯丙咪嗪或SSRI治疗。

3.目前关于SSRI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药理学资料尚不够充分。一般来说,当一种药物用于儿童时,因年龄、体重、性别、疾病状态、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不同,药物的反应也不同,临床应用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4.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应有一定时期的维持治疗,以防症状重复出现,维持治疗时可边治疗边上学。

您需要了解的护理

一、安全和生活护理

患儿应在轻松、和睦的气氛中生活和学习,避免对症状的负向暗示,以利于减少抽动;

二、特殊护理

1.遵医嘱适当用药;

2.对严重连续不断发生抽动或由于抽动造成躯体损伤的患儿,需专人护理。除保证充分的休息、营养和水分外,可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范损伤;

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协助消除各种紧张因素,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如眨眼、摇头或扭颈,以免发展成习惯性动作;

三、康复治疗和护理

协助患儿安排好学习计划,鼓励边服药治疗边参加学习和各种文体活动;避免因家庭环境单调,缺乏同龄儿童之间的活动,缺乏约束的条件,从而产生娇惯、任性、自我中心或自暴自弃,形成孤僻不和群的个性;

四、健康教育

重视儿童保健,预防各种感染、中毒、脑外伤等疾病是减少抽动发生或防止抽动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科普知识教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