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工作者道格·莱莫夫出版畅销书《教无不胜》,归纳成功教师所需49个技巧。数名一线教师将这本“教师秘籍”应用于教学实践,效果显着。
教师秘籍
莱莫夫是美国一个特许学校网络负责人,下辖14所特许学校(国家出资,独立运营)。《教无不胜》实际是他为学校教师撰写的教学指南,总结了他和同事们遵循的教学原则。
莱莫夫利用5年时间,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归纳为“成为好教师的49个技巧”,希望与更多人分享。《教无不胜》甫一出版,即受到美国职业教师的广泛称赞。
莱莫夫在书中强调的首要准则是,教师必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听从指挥。其中3条最重要的技巧分别是“杜绝退出”、“对就是对”、“不断拓展”。
技巧一:“杜绝退出”。目标是把“我不知道”这句学生口头禅驱逐出课堂。比如,老师问贾森,81的平方根是多少,贾森一脸茫然。老师继续问丹尼尔同一问题,丹尼尔给出正确答案9。老师再次让贾森报出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贾森必须始终保持注意力,无法逃避提问。
技巧二:“对就是对”。这个技巧强调,教师只能接受完全正确的答案,不接受似是而非的回答。例如,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老师问一名学生卡普莱特家族和蒙塔古家族在故事开始阶段关系如何。如果学生回答“关系不太好”,教师应引导学生给出更详细回答,然后宣布这个答案正确。不少教师会忽略这一环节,直接总结答案说:“对,他们关系不好,两家是世仇。”
莱莫夫说,教师不应替学生完善答案,这会让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其实还一知半解的知识,同时也令他们放弃主动寻找正确答案的努力。
技巧三:“不断拓展”。教师不要因为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而停止发问,应围绕同一知识点继续追问诸如“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做到”、“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一点”等问题,以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无不胜》出版后,莱莫夫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知名度迅速攀升。多家机构和个人邀请他主持成立教师培训机构,其中不乏约旦王后拉尼娅等名流。莱莫夫对此深感意外:“这本书影响力之大出乎我意料。能得到积极回馈让我深受鼓舞。”
实战演练
德里斯·德雷珀是英国一所独立学院生物教师,教龄14年。德雷珀说,阅读莱莫夫的书让她收获不小。她认为,一个好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
她认同莱莫夫“不要道歉”的理念,即如果教师认定课程内容枯燥无聊,会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以她本人为例,她擅长人类生物学,对植物学兴趣不大。为了避免这种心理暗示,她主动在植物学课程传授中注入更多热情。
在给10年级学生讲授植物授粉时,德雷珀采用莱莫夫的“吸引注意”技巧,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纪录片《植物的私生活》中关于植物授粉的片段,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
保罗·梅雷迪斯在英国一所中学担任自然科学教师。他读过《教无不胜》后,邀请英国《观察家报》记者走进课堂,观摩他如何把书中技巧应用于教学实践。
当天课程内容是对流。助理先在实验室配备一个方形试管,注入清水。梅雷迪斯在试管中放入高锰酸钾粉末,随后点燃酒精灯。高锰酸钾受热后逐渐溶解于水。
梅雷迪斯演示完试验后开始发问,综合使用“对就是对”、“杜绝退出”和“无备提问”几个技巧。
梅雷迪斯问凯蒂热量是什么。凯蒂回答:“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梅雷迪斯肯定了他的答案,然后要求露西做更具体解释。露西没给出预期的答案。他随即改变方式,问其他学生“热量”与“温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直至学生戴维给出正确答案:“热量是能量,温度是如何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他要求戴维向未能正确作答的同学重复答案,随后让娜塔莉复述。
随着梅雷迪斯不断发问,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启发、充分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经验分享
莱莫夫在英国拥有不少读者。不少教师现在正在分享他的经验。
是英国伦敦纳特利小学教师,教龄7年。她认同莱莫夫的观点:珍惜学生在教室的每一秒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罗辛·麦克尼尔现年29岁,在东萨塞克斯郡一家社区学校担任化学教师。初为人师,经验欠缺,她坦言慌乱无措,来不及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制订规矩。不过,她从莱莫夫的书中学到一个有用“窍门”,即“积极的行为管理”。让一个组织纪律混乱的班级服从指挥,最佳途径是告知学生他们有多棒:“你们打开了书,不错;拿出了铅笔,很好……”哪怕再微不足道,也要让学生得到积极评价。 韩梁
相关链接 《教无不胜》中的若干技巧
无备提问:这是从哈佛大学商学院“偷窃”来的教学技巧,也是莱莫夫的“至爱”。在课堂上,学生不必举手,教师任意点名提问。课堂氛围相对紧张,节奏紧凑。这一招迫使全体学生主动思考、准备答案,避免只有举手学生参与互动的弊端。
积极架构: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不要抓住问题不放,而应侧重学生行为的积极面,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得到正面评价后,会努力争取更多表扬,逐渐“走入正途”。
氛围调节: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为课堂注入愉悦氛围。比如,以昵称称呼学生;向学生发放装有单词的密封信件以增加神秘感。
刚柔兼济:教师纠正学生错误时既要严肃,又要温柔,让学生认识到犯了错,但有改正机会。学生若在课堂上说悄悄话,教师应该保持微笑,明确指出学生错因:“亲爱的,我们不能在课堂上干这个。这会影响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