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谁家过年?好好商量别吵

性心理2个月前更新 温州青年
13 0 0

  过年回谁家,你家还是我家?

  不少小夫妻为了这事儿闹心得够戗。

  心理专家表示,临近过年的这个月,因回家过年而争吵导致心理憋屈、过不去这个坎而前来咨询的大有人在。

  年轻小夫妻争吵最多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表示,随着年越来越接近,由回谁家过年而引发争吵并前往医生处咨询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其中以80后小夫妻为主。

  小赵和小莉是典型的80后新婚小夫妻,丈夫小赵家远在内蒙古,而小莉家在沈阳。

  小莉嫌路远不想折腾,主张在沈阳过年,而小赵则提出半年没有回家看过父母了,一定要回内蒙古过年。就这样,小两口吵了起来,最终到何主任处就诊。

  何茹总结,这些80后小夫妻来就诊或者咨询时多数都像小莉和小赵这样,对于回谁家有争执,最终导致无法调节。而这些人群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吵得激烈、翻脸迅速,甚至两个人对于对方的态度转变都感到诧异和不理解。

  某网站做的一个调查也显示,关于回谁家过年的问题,在参与投票的1960人中,有56.59%的投票者表示“闹过别扭、吵过”。

  “咬尖儿”是心态不平衡

  为什么平时很要好的小两口,在回谁家过年上突然争吵得这么激烈?

  何茹分析,其实这多半是“咬尖”心理在作祟,这种行为是夫妻关系不平衡的一种表现。

  夫妻之所以争吵,无非就是想让对方去自己家过年,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如果将“你不去我家”等同为“你不爱我”、“我在你心中没有地位”,那这种心态就不太正常了。

  因为看似争吵是突然爆发,但是这其实是平时夫妻关系长期积累的结果。正是由于双方平时缺少共同商讨环节,所以在面对过年这个突然的刺激时,就会将平日的矛盾激发出来,“战争”也就一触即发了。

  “去谁家”≠“谁更重要”

  小夫妻吵架还是冷战,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在对方心里不够重要。

  何茹分析,其实夫妻双方想要的都是一份尊重,如果明白这一点,事情就好解决多了。在认识上,不能将去谁家和谁更重要画等号。吵架夫妻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将春节看得很重,认为这个重要的节日一定要他(她)去自己家才好,如果不到自己家,就证明自己不被重视。

  谁更重要、两人是否平等?何茹分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通过一个春节就能体现得出来的。

  一个春节长假不过7天,而两个人要过的是一辈子,如果将这7天无限放大,就一定会争吵。因此,去谁家过年绝对不能和谁更重要画等号。

  链接1

  “停战”秘诀

  对策一 共同协商

  到底回谁家过年,绝对不是某一方的事情,而是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探讨的。

  婚姻是两人合作完成,婚姻生活更需要两人一同经营。

  所以,在为回谁家争执时,首先要想到的并不是谁占上风,而是应该明确这是两个人共同的事情,应该根据双方情况共同协商。

  对策二 体恤劝慰

  在决定后,如果不开心的一方没有得到及时关心和注意,很可能会导致吵架升级。

  一旦决定去谁家过年后,“获胜”方一定要体恤另一半的心情,及时和对方做交流,这样“战败”方也比较容易道出委屈,经劝慰后,心情可能会很快平复。

  对策三 两边兼顾

  每年除夕只有一天,但是长假却不止一天,剩下的时间还有很多。

  合理应用其他时间,也有利于防止争吵。

  例如有一对双方父母都在沈阳居住的年轻人,前来咨询就揪着三十去谁家不放,在何茹主任的建议下,两人决定三十上午去女方家帮忙,晚上再去男方家,然后初一就去女方家,这样调整后,双方都得到满足。

  链接2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要不得

  许多小夫妻解决争执的办法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何茹表示,其实这种想法看似公平,实际却表现出家庭文化不健康。

  因为春节原本是一同享受节日气氛的日子,可一旦两口子分开过,就会将一个整体分割开来。夫妻双方的角色都没有做到,新家庭的概念还没有强化,两人却都沉浸在女儿、儿子原来家庭的角色中无法自拔。

  并且两人一同回到父母家,也会让老人放心,免去对于一方回来的猜疑,是否吵架了等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