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会爱还是孩子不懂感恩

 
  近日,豆瓣网上一个成立于两年前的谈论小组——父母皆祸害,因其极具争议的名称和内容被频繁转载,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那些身为80后、90后的组员们,在论坛中以亲身经历“控诉”着自己50后、60后的父母,并且抵制所有家长以说教的姿态加入讨论群,因为在他们眼中,父母皆为“祸害”。但在他们出位言语的背后,却折射出成员们渴望沟通和理解的心声,也传递着对当前父母教育方式的不认可与反思。 

  交锋点:
  家长想控制    孩子要反抗
  去年年初,面临大学毕业的艾华(化名)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心情烦闷的她无意中在豆瓣网上看到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好奇心顿起,便点击进入。进去以后,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组织”。多年来,她对父母的不满一直压抑在心中无处宣泄,而小组成员的发帖让她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原来有这么多和她一样深受父母其“害”的人,“打了孩子却不让孩子哭是什么心理”——自己小时候挨打时妈妈就不让她哭,越哭打得越狠;“打算去北京工作,离开父母,有愿意一块努力的吗?”——从上高中起,她就决定报考外地的大学,离他们远远的;“他们没有资格做家长”——父母除了争吵就是冷战,有一次,她向父母大声喊,难道你们生我就是为了让我听你们无休止的争吵吗?那一刻,父母全惊呆了。
  只要艾华一想到以前的生活,离开家的念头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来,她没想到的是,为了把她留在身边,父母发动了所有的关系,给她找了一份在当地出版社做翻译的工作。这让艾华忍无可忍,从小到大,自己的一切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本来想学理科的她不得不以父母的意愿“女孩子还是学文的好”学了文科,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囚犯,而父母是监狱长。
  有调查显示,50后、60后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隐私。
  最终,艾华在母亲哭父亲劝甚至断绝经济支持的威胁声中,和同学一起去了南方,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独自打拼的艾华很辛苦,但她一直坚持着,她知道只有自己经济独立了,才能彻底脱离开父母,否则,只能受父母的操控!

  中国父母最大的症结是不尊重孩子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有疼爱、呵护、关心、管教这些词语,唯独缺少尊重,“我生他养他,应该是他尊重我才对”,家长潜意识里强调自己是主人,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所以,偷看孩子日记,翻孩子的书包,甚至是撬柜子检查隐私成了家长了解孩子的唯一渠道。组员“在变老前远去”在《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一文后回帖说道,一些父母之所以这样试图控制孩子,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而他们需要的只是平等地对待和理解。
  由于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打骂式教育依然是当前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最为普遍的方式,一项调查显示,34.24%的小学生、29.87%的初中生、15.5%的高中生都曾被父母打过。而33.3%的家长认为“孩子犯错误,父母用打骂来管教,不算暴力行为”。但实际情况是,过度的责打会在孩子的人生中留下永久的伤害甚至是心理障碍。名为Amostoricher的组员这样叙述自己的经历:“很小的时候,只因为我为一件小事情哭鼻子,我爸就把我往阳台外丢,他说男生不应该哭……还好当时我妈妈手快,抓住了我的脚……过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我都怕高,估计是那时候留下的。”

  不再重复父母的错
  经历过严重家庭暴力的人往往不愿意把暴力延续下去,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往往下意识地传承着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即使是那些极端的手法。
  艾华不止一次跟男友表示,以后不想要孩子,她没有信心抚养好一个孩子,也不知道怎样改变自己,与其这样,就不要去祸害一个无辜的生命,不要孩子是最好的选择。组员caicai在《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一文中回帖说,我妈很强势,她说一我就不能说二。我其实很讨厌很痛恨这样的性格,但有一天我同学说我也很强势,当时很让我震惊!明明自己很讨厌很痛恨的性格却要延续在自己身上。
  心理专家指出,这种延续性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获得性遗传,深受其害的子女,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其成为了自身行为的一部分,并不由自主地加以效仿,甚至变本加厉。暴力只会产生暴力,这种社会性的遗传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长发言:不要放大负面信息
  赵先生儿子上高中,他一直和儿子是朋友,他的发言也很有说服力。
  父母真的“皆祸害”吗?先姑且不论这话是否偏激,从这句话本身,就已经透露出了80后、90后子女们的一种本能——为自己的一切错误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父母是祸害”,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防御性的本能。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本能也是一种“错”。这种错误,许多80后、90后们正在无意识地犯着。如果说以前的错可能更多地要由父母负责,而现在这种错,则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
  从网站上发帖者的年龄段来看,最大的80后已经接近30岁,即使是90后也已经是青年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到了逐步用理性支配自己行为的时候。家长有些教育方法失当,而且子女本身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失当,那么,该如何面对“既成事实”呢?如果沿着错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那就不再是家长的错,而是子女的错。一个理性的子女,应该有意识地纠正和抵消自己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错误教育,至少不能放大这种负面信息。单纯的“控诉”父母,恰恰是对负面信息的一种放大。

  记者手记
  看着一篇篇控诉父母的帖子,触目惊心之余是重重的叹息!给予子女生命的父母,每天奔波劳碌把子女养大的父母,不知从何时起竟成了孩子们仇视的对象。
  但是,请父母们先不要急于痛心,更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感恩,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需要爱的,也想付出爱。没有哪个孩子会无缘无故如此仇视自己的父母,父母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恨我?
  教育专家指出,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儿问题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些影响最终渗入到孩子们的内心,并伴随终生。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朴实的做人之道、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还会在网上控诉父母的罪行、称父母为祸害吗?
  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很多人只是凭生物本能成为了父母,从没有想过去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那这样的父母离孩子眼中的祸害就不远了。
  我深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时候这份爱却滋生出了不满、仇视甚至伤害。请为人父母者想一想,这究竟是为什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