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谁都有过,不过现在的父母头痛的是,孩子的叛逆早早就已出现,而且相当强烈。才两岁的孩子,让干什么偏不干,不让做的事吵着闹着要去做,看上去,专门做一些让你生气的事情,叛逆得不得了。
以暴制暴是不少年轻家长的做法。专家表示,这是不对的,2岁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他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到来的症状表现,一般延续半年左右时间,过了这段时间,一切又风和日丽、活泼可爱。家长要做的是——— 足够的包容、爱,与耐心。
两岁叛逆期的症状表现
轻度症状
●经常把东西全部扔到地上,乱扔一气,还不允许别人收拾;
●让她穿袜子,她从来不穿。跟她说什么,回答都是不;
●一定要玩某一样东西,比如进电梯、出电梯,开水龙头、关水龙头之类的,如果不满足,就大声哭闹;
●一点小事总是大喊大叫的,还动不动就说“打死”;
●不愿意做什么事的时候,稍有要求,就会哭闹
……
重度症状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耍赖,比如躺在地上打滚、赖着不走等;
●不合他的意时,就大哭大闹,而且特别凶,甚至自虐,如双手抓自己的脸,或是拿手打自己的头,很歇斯底里的样子;
●爱打人,甚至咬人,一不合他意,手就拍过来,或冲过去咬人
●捶胸顿足
●使劲地自拍脑袋
……
■应对方法
1、基本方向 包容与尊重
专家指出,对两岁孩子的叛逆行为,一个基本方向是:尽量包容与尊重,给他足够的爱、关心与包容。慢慢的,到了3岁后,再给些规则与要求。
两岁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外在的体现最突出的一点是———爱发脾气、乱发脾气。这个时候的孩子,要求多多,稍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用最原始的方法———发脾气来表达自己。专家指出,这是孩子自我觉醒的开始。两岁前,他认为妈妈跟他是一体的,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与主意,两岁后,则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想法,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说,是从人生的口育阶段到了肛育阶段,对父母表现出来的特点,前者是占有,后者则是控制。也就是说,他发脾气,其实是想用发脾气来控制你。
2、可见效果 孩子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对于父母来说,要做的就是包容孩子。首先,孩子的情绪有一个跟社会接轨的过程。用发脾气这种精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是他的本能反应。这时,如果父母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的话,他会恐惧。相反,如果父母很包容,不但抚慰了他的情绪,他还会从父母那里学到处理自己不好情绪的方法,对自己的情绪会处理得越来越好。父母这时对孩子越包容,孩子以后情绪处理能力也会越强。
比如,他无理取闹至打破杯子,父母也无需动怒,把它当成一件小的事情,收拾好就可以了,等孩子情绪好的时候抱着他跟他讲他做过的事情的危险性。家长要做控制好情绪的好榜样,孩子会慢慢从父母身上学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注意
专家指出,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用发脾气与大人交流时,大人一定要有反应。因为哭、闹是他与世界、父母交流的方式,这就是孩子出生时用哭来表达需要的原因。父母要做的是,了解哭闹背后的原因、意愿是什么,与孩子交流,回之以善意的回应,对孩子成长是件很好的事情。
■Q &A
记者:为父母的人都有一个经历是,面对孩子时常出来一些挑战耐心的举动时,会控制不住,这时怎么办?揍他一顿可否?
于东辉:不用。这是孩子的特性。他用“烦”你的方式来控制你,而不是用“愉快”来控制你,这是他天生的本能。孩子有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哭、闹,要搞清楚他背后的是什么需要。
记者:可是,我们是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要求的,那怎么办呢?
于东辉: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来把握这个问题。3岁前,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之后,不是什么时候都满足,否则会形成溺爱,要逐步给他一些挫折感。如果孩子的需求你无法满足的话,直接跟他说:爸爸妈妈做不到,或这样做不行。清楚的表达态度比含糊不清对他的成长更有便利。
记者:你说叛逆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个特点,那如果他不出现叛逆行为的话,父母是不是也要警惕?
于东辉:是的。没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有可能是他的安全感不够,所以不敢表达,或者出过一些状况有过一些经历等,当然,也有一个可能他的要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一定要回应孩子的哭闹
■细节操作
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把她的注意转移到别的地方,避免在一件事情上过不去。
用选择题代替指挥,下命令。
如果要孩子做一件事情,忌讳发出命令,例如:“宝宝,把玩具收拾好!我们吃饭了!”这样宝宝会不听,或者更加把玩具扔满地。可以尝试温柔地跟宝宝说:“宝宝,我们是继续玩玩具还是去吃你最喜欢的×××呢?”给予选择的机会等于给予尊重,孩子听了不但受落,而且她会好好想想她的选择。
让他多参与一些活动
针对这个时间孩子的小大人心理,父母可以试着让他做一些他从没做过的家务,最好也让他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小朋友聚会,早教课程,可以帮孩子释放精力,改善情绪。
■专家分析
他们开始需要大人的尊重
专家指出,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与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其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的行为引起别人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这个时候的孩子突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大人,所以什么事情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她完成。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也特别需尊重,是一种平起平坐的尊重,所以他们不喜欢被指挥,被使唤,因此你叫他走东,他走西。但2岁的孩子也会突然很粘大人,害怕失去最亲的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剧烈,又变化无常。他会在两个极端摇摆不定:“要-不要;行-不行”,有的宝宝还很难接受新事物,没有吃过的食物,没有穿过的新衣服等他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