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喝酒、打架、敲诈、勒索、抢劫、杀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正朝着低龄化、成人化不断升级。这些问题少年们,成了一个让家长、学校、社会头疼的群体。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想学坏的。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每一个孩子变坏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对于问题孩子,我们的帮教工作就是要走进他们的背后,看看他们的成长过程,先像朋友那样理解、信任、帮助他们,然后才有可能去教育他们。
碰到问题孩子,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抨击、指责孩子,怪他们不懂事、不学好,然而在我看来,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肯定存在着一位问题家长、一个问题家庭。他们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帮教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孩子的家长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到: “我把心都掏出来给了我的孩子,可他就是不学好,这怎么还成了我的责任了呢?” 确实,没有哪个家长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却都错误地表达了自己的爱,他们的爱根本无法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接受。
网瘾问题的产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并不是有了网络,孩子们才没法与家长沟通;而是孩子们无法与家长沟通,他们才会求助于网络。上网成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许网瘾就不会产生。所以,我在帮教问题孩子之前,总是会先去接触、改变那些问题家长。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总是喜欢想当然地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忽略了他们真正的需要,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问题孩子帮教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讲信用、讲平等、讲理解、讲尊重,从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兴趣出发,和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
常常会有家长很困惑,为什么孩子和家长从来不说心里话,可是却能和我在电话里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我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呢?答案是既有也没有。说没有是因为和孩子的交流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的;要说有屡试不爽的方法,那方法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爱孩子,尊重、理解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不吝啬表扬和鼓励。
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有了交流的可能之后,对他们的教育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
接触了这么多问题孩子之后,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犯罪之前都曾经遭受过不良侵害。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在做了受害者之后很快地就变成了施害者,成了违法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不良交友则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催化剂。
对于一个问题孩子来说,受不了他人的诱惑而重蹈以前的覆辙有时很难避免,因而帮教问题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培养起他们的责任心,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学会在受到不良侵害之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尝试以暴制暴,这才是既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面对遇到的敲诈、勒索一类的不良侵害,孩子们往往会选择三种方式去解决:一是忍气吞声;二是花钱消灾;第三种则就是用以恶制恶,用暴力解决。很显然,前两种方式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而后一种则落入了由受害者到违法者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分五步走:1、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孩子在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不紧张不慌乱是不可能的,但一旦冷静下来就要尽可能地拖延时间,多拖延一分钟就多赢得了一分钟自救的时间;2、把对方的外貌、衣着、年龄、身高等体貌特征,逃跑时的方向,所乘交通工具的型号、车牌等记清,以便警方事后能尽快破案;3、寻机求救。事实上,每个犯罪过程中受害人都有自救的机会,要把握机会争取自救,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要和不法分子硬碰;4、及时打电话求助。脱离险境之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为抓获不法分子争取时间;5、等候警察到来。报警时要准确提供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原地等候,否则警察来了找不到受害人,报警也白报。
更重要的是,在遭遇不法侵害之后,家长、老师要及时给孩子以关爱、疏导,让孩子体会到深切的安全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