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深圳各小学就正式放暑假了,初中暑假也从7月13日开始。实际上,深圳市小学生6月30日就结束了期末考试,暑假生活已经开始了。每年的暑假都听到学生的抱怨:白天上补习班、培训班,晚上还要做暑假作业,比上学还累,还不如不放暑假;而家长特别是双职工的家长也在诉苦: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不给他报几个“班”管起来怎么办?
在近两个月的暑假里,怎样让学生们过得既快乐、健康又有意义呢?2008年07月02日,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请他们为学生过好暑假支招。
融入社会“大课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有专家都提出来,学生在暑假应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大课堂”。福田区园岭小学梅仕华校长告诉记者,在散学典礼上,他们会专门给学生上一堂法制、安全教育课,并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一封信,要求学生暑假完成一些社会实践作业,比如百年奥运今年暑假在北京举行,孩子们要完成观看的作业;要同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建立联系,帮助同龄人消除心灵的阴影,并在学习用具、学业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福田区梅园小学副校长靳彦琛也告诉记者,他们要求学生一放假就首先到社区报到,在社区做义工,并接受小区管理人员的监督。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夏令营,或与孩子一起出去走一走,在放松的同时达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目的。
深圳市教育学会秘书长汪继威也建议,学生暑假应该进行积极的休息,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庭实践。他说,做义工是学生暑假应该做的一件事,同时,在家里也要做一些平常没时间做的家务活,如烧菜煮饭等,这也非常有意义,既是为父母尽孝心,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深圳中学学生辅导中心主任王秋英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的传统,而“行万里路”只能放在假期进行。她认为,“行万里路”的目的是认识社会,因此,小学生假期内可以安排旅游,可以参加一个夏令营,但她提醒家长,夏令营一定不要是另一个课堂,要以发展特长、拓展视野、增强能力为目的。王老师说,她自己的女儿下学期读小学三年级,这个暑假她就和女儿商量,先安排一个为期半个月的旅游。孩子有很多书,很多幼儿园时看的书早就用不上了,回来后准备整理一下,然后每天练摊一二个小时,既锻炼自己又让书得到循环利用。王秋英还建议,中学生应该在暑假进入社会,无论是打短工还是做义工,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也可以选个题目做社会调查。而大学生应该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体验实实在在的社会,也知道了自己专业的用处,将来毕业找工作也有方向和目标。
别把暑假变成“第三学期”
每年暑假,各种课程班、培训班遍地开花,一些家长为了图省事,让孩子有人管,或者望子成龙,让孩子在假期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给孩子报了几个班:功课补习、提高,还有各种兴趣、特长班,一天到晚安排得满满当当,搞得孩子比上学还累。对此,专家建议,暑假学生以休息为主,千万不要把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
记者采访的上述几名专家都建议,暑假学校都安排了作业,一般来说做完、做好作业就可以了,假期还是要让孩子休息好。当然,对于孩子比较差的某门功课,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补一补,让孩子赶上来。另外,如果孩子对某学科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利用假期发展学科特长。汪继威还提醒家长: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平常不做暑假作业,临到开学了才突击。因此,家长应该在放假之初就帮助孩子安排好作业完成计划,以后每天检查完成情况。
假期里,不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参加了各种培训班:舞蹈、美术、声乐、器乐、跆拳道、游泳、象棋、围棋……各种机构招生宣传单上罗列的培训项目名目繁多,让记者都数不过来。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这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我想学画画,可妈妈非让我学舞蹈、弹钢琴,她说练舞蹈的女孩长大了身材好,会弹钢琴才更有……”“我想踢足球,可妈妈非让我学围棋……”“我想练跆拳道,可妈妈给我报了个游泳班……”从这些学生们的话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兴趣”由爸爸妈妈做主决定了,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四五个培训班,也让学生疲于奔命。对此,专家认为,利用假期发展孩子的特长是应该的,如王秋英老师的女儿就报了游泳和乒乓球两个班。但他们建议,报什么班,一定要与孩子商量,一定要是他们有兴趣的,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另外,学生需要张弛有度,假期应以休息和锻炼身体为主,因此培训班以一至两个为宜。
专家们还建议,在暑假还可以让孩子多看书来代替看电视。靳彦琛说,梅园小学每年暑假都会给学生们开一个书目,来指导他们的假期阅读。
毕业生注意做好规划
对于初三和高三的毕业生来说,这个暑假又长又无作业。对此,王秋英老师认为,毕业生应该利用暑假做好规划。她说,上大学不是目的,大学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地是进入社会和职场。因此,她建议,“准大学生”在暑假要注意规划四年后自己要以怎样的姿态进入社会,进入职场,这样才能清楚自己大学四年要干什么,才会觉得大学生活特别充实、有劲。
对于“准高中生”,王秋英建议做好高中三年的规划,暑假里除补上自己的学科“短板”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科特长,为将来的高考准备更多的途径。
生活规律不能打乱
“睡大觉”是很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假期最想做的事。平常看着孩子每天打着哈欠早早就爬起来上学,到了假期,有些家长就想“随着孩子吧”。结果孩子每天半夜两三点还不睡,早上醒来就是11点,整个饮食、睡眠习惯完全乱了套。
心理学博士万国斌告诫家长,应该保持孩子正常的生活规律。他说,放假了,可以让孩子适当地晚睡晚起一会儿,但得适度,不要与平常的生活习惯背离太远。
相关链接
国外学生暑假怎样过
美国 到社区做义务工。美国中小学的假期时间不长,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假期来完成他们的义务服务工作。据统计,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或者是油漆陈旧的建筑物等。
法国 参加工业游。法国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多,旅游是学生暑假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学校和家长组织孩子们旅游度假十分注重教育目的,而不是仅仅考虑消遣和玩耍。最近,法国各地兴起了工业旅游的热潮,即各地方的工厂企业经过一些技术准备,每年假期时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其目的是扩大企业自身影响,参观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
德国 大多在家闲玩。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可称得上是休假的“冠军”。一般来说,德国学生每年享受的各类假日加起来约有150天。但德国的中小学生过暑假主要是在家闲玩,这其中有经济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管理与安全问题。根据德国有关法律规定,组织未成年者活动,组织者必须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相关保险,未成年者没有监护就外出旅行是绝对不允许的。
韩国 锻炼“韧”的民族气质。韩国中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开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活动费用通常由学校和个人各出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