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虽然算不上是病态,但在大多数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强迫障碍的影子。所谓强迫障碍就是人不自觉地陷入某一令自己痛苦的想法中并被迫实施某一行为的状态。所谓事出有因,强迫障碍也并非凭空出现的。
专家研究发现,强迫障碍的出现大多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一、学习与观察
学习和观察是导致焦虑的条件性刺激,其产生过程为:原初的焦虑–诱发刺激联结(无条件反射)–观察和思维的激发–获得实际的焦虑。虽然强迫可以基于不同的途径习得,但一旦获得之后,个体便发现借助于强迫障碍的一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所以每当发生焦虑的时候,他们便采用强迫的方式来缓解个体的焦虑,但这样却强化了个人的强迫。
二、遗传
据调查,病人的父母中的患病率为5%-7%,比群体的发病率要高得多,患者的同胞、父母及子女属强迫性人格者也较多。可见,强迫障碍与遗传脱不了干系。
三、系统家庭的影响
成员之间的互动结成了一定的系统,在这里,个体的行为是由于他人的行动影响所致,反过来,他也会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去影响他人。
四、素质(病前人格)
调查显示,约2/3的强迫障碍人群在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现为:注重细节,做任何事都力求准确、完善,循规蹈矩、缺少决断,宁折不弯及脾气急躁等。
五、社会心理因素
处境困难、家庭不和、环境变迁、责任加重、丧失亲人、受到惊吓等都可促成强迫障碍的明显化。
总之,强迫障碍的原因是有迹可循的,症状的控制和治疗也是有“法”可依的。通过对以上诱发原因的分析,患者和治疗者可以使治疗更具目的性,更有针对性。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