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儿时的很多次返城,都买不到坐票。
那些年,父亲身体不好,留在老家。母亲则去工地上打工,做着男人们干的重活。父亲缺乏自理的能力,不得不让爷爷奶奶帮忙照顾。至于我,年迈的爷爷奶奶无法兼顾,母亲只得将我带在身边,让我跟着,在打工的城市上学。
每年的春节过后,迎来了农民工返城的热潮,车票可谓一票难求。过年期间,母亲忙得脚不沾地,连到城里买票都没有时间。所以,毫无悬念,每年的返城,母亲带着我到车站往往只能买到站票。
从老家到打工的城市,坐火车要二十几小时。母亲每次都在行李里塞上两张小凳子,好在上车后,能有个坐的地方。只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站票总能变成坐票。
母亲的方法很简单,一上火车,就一节节车厢地找过去。有时候,人太多,走一趟没法找到座位,母亲就找第二趟、第三趟……但大多数时候,哪怕人再多,只要走一两趟,母亲总能成功地找到空座位。
母亲告诉我,这法子很笨、很简单,却很有效。每一次车一到站,每一次乘客的流动,都会提供座位空出来的机会。但多数人没有这耐心,看着人满为患的车厢,就想当然地认为不可能有空座位。于是,那些空出来的座位就被别人先发现了。
后来,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无数次,我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刻,我总会想起母亲的那一张张站票。锲而不舍,勇于进取,就能把一张张站票变成一张张坐票。哪怕人再多,机会再渺茫,可只要有破开这假象的决心,机会总会降临。
母亲的那一张张站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只要不放弃,哪怕机会再渺茫,你总能在拥挤的竞争者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