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娘去看病

娘在71岁的时候,突然右腿疼得厉害,走几步就得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要么就得扶着墙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儿子这才发现,娘是真的老了,头上没有了一根黑发,耳也背了,眼也花了,脸上的皱纹也曲曲折折了。

  儿子说,娘,赶明咱们去城里看病,城里仪器好,大夫好,一定能看好。

  娘就唏嘘,城里太花钱,娘也老胳膊老腿了,不看也罢,挺一天是一天吧。

  儿子再三劝说,娘就是不依。娘实在疼痛难忍了,就吃几片止疼片,效果是有,但是不长久,药劲一过,疼痛又上来了。有时疼痛得整夜睡不着,在床上翻腾着等那天亮。天又迟迟不亮,就索性起来,点亮灯,开始纺线。纺着纺着,纺车上就铺了光色,娘就又到灶房里,蒸馒头,搅面糊……

  父亲走得早,里里外外都是娘一个人在操持,洗洗刷刷,缝缝补补,都是一把好手。就是种庄稼,背粮食,也和男人一样,百十斤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丝毫不会摇晃,一村子的男人女人无不佩服。如今,娘老了,身体也瘦削了,日常家务还可以对付,庄稼活实在干不动了。娘闲下来的时候,就经常给儿子讲自己年轻时候的许多事情:哪一年,去城里偷偷买了一身新衣裳,不敢让姐妹们看见,一直放在箱子里几年,最后竟然小了,不能穿了;哪一年,连下大雨,家里的草屋淋漏了,一家人缩在一起;哪一年,粮食不够吃,她跑几十里外的娘家借粮;讲起父亲走得早,母亲抬眼看挂在墙上父亲的遗像,就抹眼泪。

  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儿子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生的一场重病。小时候,粮食少,总是不够吃,饿着肚子还得去放羊、割草。8岁的时候,儿子得了严重的肠梗阻,一口饭不能吃,一口水不能喝,躺在床上冒冷汗。这可急坏了娘,正是深夜时分,没有自行车,也没有架子车。娘说,儿,起来,娘背你去看病。

  到陈城医院有40里,中间还有一片小树林,过了小树林还有一条小河沟。那时的娘身体粗壮,手脚麻利,背起儿子踏着夜色就往陈城的方向赶。赶到时,天已大亮。此时的娘,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两条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

  不敢耽误时间,找了大夫,住进了病房。住了一周,儿子的病情好转了,终于要出院了,娘苦闷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出院了,娘要带儿子去城里逛逛。城里很热闹,路两边摆有烟酒摊、水果摊、粮油摊。路两旁的小树上,不时还有麻雀孤独地啁啾。娘心疼儿子,一路背着儿子,不让儿子走一步。背到城中心,娘问儿子,儿,你想吃什么,娘去给你买。儿子说,这几天吃药挂针,嘴里干涩无味,想吃一串冰糖葫芦。娘把儿子放下来,嘱咐道,儿,你在这里别动,娘去给你买,你等娘,啊!

  娘知道可怜儿子,专门去了城里的那家老店,老店的糖葫芦又圆又大,又香又甜。娘买冰糖葫芦回来,吓坏了,儿子不见了。娘就大声呼喊,儿……儿啊……

  任凭娘如何拼命呼喊,就是不见儿子的身影,娘疯了一般,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找寻,终于在夜幕时分找到了儿子,原来儿子看到一个捏面人的很有意思,一路跟过去了……

  找到了儿子,娘抱着儿子失声痛哭,仿佛天塌了,地陷了。娘背着儿子连夜回了家,给儿子喂了药,看着儿子熟睡过去,娘才舒了一口气,灭灯,躺下。

  娘过了72岁,腿疼得愈加厉害,右膝盖咔嚓咔嚓响。儿子看实在不能拖了,晚上对娘说,娘,走,儿背你去看病。

  到陈城医院有40里,中间还有一片小树林,过了小树林还有一条小河沟。儿子身体粗壮,手脚麻利,背起娘踏着夜色就往陈城的方向赶,把娘背在身上,儿子心里一阵酸楚,娘的身子这么单薄,背在身上,好似棉絮一般。赶到时,天已大亮。此时的儿子,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两条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

  不敢耽误时间,找了大夫,拍个片子,骨质增生,还有积水。医生开了四样药,一个月一个疗程,连吃半年再来复查。娘并无大碍,儿子苦闷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走出医院,儿子要带娘去城里逛逛。城里很热闹,路两边摆有烟酒摊、水果摊、粮油摊。路两旁的小树上,不时还有麻雀孤独的啁啾。儿子心疼娘,一路背着娘,不让娘走一步。背到城中心,儿子问娘,娘,你想吃什么,儿去给你买。娘说,天热,什么也吃不下,就想吃一串冰糖葫芦。儿子把娘放下来,嘱咐道,娘,你在这里别动,儿去给你买,你等儿,啊!

  儿子知道可怜娘,专门去了城里的那家老店,店里的糖葫芦又圆又大,又香又甜。等儿买冰糖葫芦回来,吓坏了,娘不见了。儿子就大声呼喊,娘……娘啊……

  【责任编辑 何光占 xiaoshuoyuekan0@sina.com】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