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女儿一起飞

今年42岁的侯海荣,高中因家庭原因辍学后一度为自己没机会考大学心存遗憾。
  在女儿读初一那年,由于侯海荣和丈夫在观念上一直不合拍,两人最终离婚。她带女儿孙丘月来到了长春。
  为了激励女儿好好学习,也为了心中的梦想,侯海荣报考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成人大专班。当时离考试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侯海荣在照顾女儿的同时,抓紧时间学习,结果顺利被录取。离开学校15年,却只复习1个多月就考上成人大学,孙丘月哭了,她为妈妈感到骄傲。
  迈进了大学校园的侯海荣知道自己基础差,年龄大,但她更相信勤能补拙。她是全班最刻苦的学生。晚上到图书馆看书,直到闭馆,次日凌晨4点钟又起床背诵……于是,她的成绩很快名列前茅。
  侯海荣的一切开支都要靠她打工去赚,所以非常节俭。寝室的同学们买水果吃,经常好心地给侯海荣吃,可她必须拒绝,她买不起水果回请。怎么才能体面地拒绝人家呢?侯海荣买了几个便宜的苹果,不吃,摆在床头。同学们再给她水果时,她就推辞说:“你看,我这里还有呢。”
  入学第二年,侯海荣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分数远远超过录取线。母亲拼搏的精神激励着孙丘月,她更努力了,成绩渐渐升至全年级前五名。
  侯海荣本科毕业后,由于年龄大,又是成人高考的文凭,找个好工作依然很难。她想了又想,再次和女儿约定:“妈妈考研,为以后找份好工作打好基础;你考重点高中,为以后考所好大学做好铺垫。看谁能考上!”女儿欣然接受。
  侯海荣报考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按照考研大纲,俄语要掌握5700个词汇,她要求自己一天背100个单词。结果,她牢记了2万多个单词,看俄文书和中文书没有什么两样!
  因为省钱买大量备考资料,她吃饭简单到了极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因为营养跟不上,她整天头晕,下楼像踩在棉花上一样。终于熬到了考试。考完试次日,她就到一家大酒店当了保洁员。考研成绩公布,她的总分位列第一,成功敲开名校之门!
  同年中考,孙丘月没让妈妈失望,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高中。这时,母女俩第三次约定:3年后,妈妈继续考博士,女儿要考取重点大学!
  顺利拿到硕士学位,侯海荣又积极准备考博。结果,她以外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本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那年夏天,孙丘月也以本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北师范大学。
  几年来,侯海荣母女就这样利用不断的约定,描摹出飞翔的方向和轨迹。
  司志政摘自《知音》
(作者:吉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