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电台记者刘文风带儿子路过小广场时,看到一个怀里抱着个女孩的男人坐在一条小马扎上,地上一张纸上写着:我是一名初中数学代课老师,我爱人今年不辞而别来贵地打工,我便趁暑假带女儿来寻找她,但没找到她,现在还身无分文。恳请好心人施舍。
刘文风也做过代课教师,很能体会他的境遇,想帮他,但又怕上当。正巧,刘文风手上有上初一儿子的几道不会做的数学题,他便向那老师求助。男人看了题,不到三分钟,就把解法写好了。刘文风向他道谢,掏出十元钱塞在他手里,围观的人也纷纷伸出援手。
第二天,刘文风找到那个老师,说:“我是电台记者,想帮你把你寻找爱人的事放在电视上……”那男人听了,高兴地接受了采访:他叫徐小根,他的爱人觉得家里生活苦,想让他和自己一起去外地打工。但徐小根舍不得学生,爱人于是不辞而别。采访结束后,刘文风让徐老师父女搬到他家车库去住,还到教育局备案请徐小根为小区的十几个孩子补数学,每人每天交10元。
关于徐小根的新闻播出后,徐小根爱人一直没有出现。
一天,刘文风抱着一沓数学考卷走进车库,说想检验一下徐小根这些天的教学成果。考试结束,又抱走了考卷。
第二天,刘文风他的一位朋友。刘文风介绍说:“我朋友是私立中学的李校长,昨天的考卷是他们初一数学提高班的试卷。他们的平均成绩是78分,而你们是80分……”还没等他说完,李校长说:“徐老师,你很优秀,我想聘请你来我们学校,月薪三千元!”徐小根很感动,又面露难色,“很感谢您对我的赏识,我得打电话问我们校长。如果有其他老师代替我,我才能留下来。”徐小根打电话告诉了校长这件事,校长说明天中午回复他。
刘文风说:“徐老师,只要把你决定留在这里当老师的新闻播出去,你爱人很快就会出现!”徐小根坚持道:“做人要讲诚信,我一定要等到老校长的答复。”
第二天中午,李校长带着聘请书赶来。徐小根再次拨通校长的电话,校长说学生都想通过视频向他问好。五分钟后,视频连上了。百十名学生挤在摄像头前,喊道:“徐老师,我们想您!”徐小根哽咽着说:“老师过两天就会回来。”
当晚,县电视台便播出了这段视频,希望再次引起徐小根爱人的注意,但没有结果。
第二天,徐小根坐在回家的车上与刘文风挥泪告别。这时,一个年轻女人出现在大家面前,是徐小根的爱人!原来,她一直在关注徐小根的新闻,再三考虑,最终决定跟他回家。
看到他们一家三口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们一齐鼓起掌来……
伯仲摘自故事中国网
(作者:江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