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退休

  按照他所在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规定,一个老人在70岁的时候,将面临着退休。

  这令他很无奈,也令他很伤感,毕竟他全身心地热爱着自己在大学里的教育和科研事业。虽然他桃李满天下,但心里有个梦想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请他退休,多么令人遗憾啊。家人纷纷劝他理性地看待大学教育的规律和人的生理局限,希望老人学会放下,安享晚年。他的孩子还幽默地对父亲说:“其实英雄也是这样安排晚年的。”老人只好笑了笑说:“好吧,我试试。”不过,家人都知道他是个永远不会“安分守己”的人,他的心里永远有火焰在燃烧。

  果然,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很快就寄来了聘书,请老人担任他们的顾问,而且老人可以独立工作,和从前他作为植物学教授时一样。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他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新梦想了——研制出一种特效药,用来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

  到了制药厂,老人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当中去。那时候,老人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减轻多数传染病病痛的灵丹妙药应该潜藏在泥土中间,甚至能够治疗多数传染病的神奇药物也蕴藏在被人忽视的泥土之中。老人想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些充满奥妙的猜想。

  在实验室中,老人准备了6000个小抽屉,每个小抽屉里都盛放着采集自世界各地的泥土样品。即便只是参观一遍这琳琅满目的泥土宝贝,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但老人却要在以后的岁月里,将一小撮一小撮的泥土样品放置到细颈实验瓶内交互配合,而后它们会生长出或令人惊喜或令人困惑的霉,然后他才能够按照计划去做无数次的实验,从这些霉中极其细致地分离出对病菌产生作用的物质。

  有人计算过,老人的6000份泥土样品,至少要做3600万次交互配合,才能够最终告诉他一个真正科学并激动人心,也能让老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结果。3600万次!这个“恐怖”的数字会吓倒众多平常人吧?纵然是一些年富力强的科研工作者也会三思而后行吧?老人偏偏在自己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向自己人生当中的最后一座山发起冲刺。

  这种单调且无人喝彩的工作,老人每天都极其顽强地坚持着,家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他累倒了怎么办?实验失败了怎么办?因为已经两年过去了,老人一无所获。

  其实,老人始终没有觉得自己活得多么苦、多么累、多么惊险,他觉得自己就是在用时光雕刻一座既好看又好玩的城堡,只不过成效会缓慢些罢了。即使将来这座城堡无法竣工,也具有像维纳斯断臂那样的残缺美,更何况自己工作时还尽情地享受了工作和冒险的乐趣呢。

  老人73岁时,须发都白了。有一天,他第一次发现某个实验瓶里生长出一种金色的霉,美得惊心动魄。他激动得心咚咚直跳,一种强烈的预感鼓舞着他忘我地投入到更加严密、更加艰辛的研究工作当中。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从中分离出一种抗生素。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多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金霉素的诞生可谓好事多磨、石破天惊,老人乘胜追击,很快又分离出另一种广效抗生素——四环素。

  这位贡献卓越、非凡不羁的老人就是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他快乐地活到了84岁,这时候他才算真正退休了。人们应该记住的是,他“救活”的病人比世界上的医生加起来还要多。

  生命不“退休”,梦想也不应“退休”。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草率地熄灭梦想的火焰,因为只有梦想的熊熊火焰才能让你活得像自己人生的国王。

  (摘自作者的博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