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终圆律师梦

  游满勤是一个“收破烂的”,因为遭遇被当面剪碎身份证、被收容的不公,同时饱尝了讨薪的不易,他决心自学法律。用了4年时间,他考过31个科目,取得法律专业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2012年9月,他一次通过了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2013年7月,他成为一名实习律师。

  他动了念头想学法律,是因为一张被剪碎的身份证

  和其他收废品的同行不一样,游满勤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讲起话来,常常用上几个成语,文绉绉的,像个知识分子。

  事实上,这个“收破烂的”就是“知识分子”。今年38岁的游满勤,于2012年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已成为一名实习律师。

  这个“喝着浏阳河水长大”的湖南人,自1995年来到广州,做起收废品的“破烂王”,一转眼就干了18年。他2001年结婚,现在有一儿一女。

  在2013年成为实习律师之前,每天上午9点多,游满勤都要从出租屋出发,骑30分钟自行车赶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工生活区收废品,一直忙活到晚上6点。

  自2008年开始,游满勤作了一个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自考法律。

  当初对游满勤的这个决定,亲戚朋友都有点反对。二姐夫劝他,借着常年在中医药大学收废品的便利,“学个医,回家开门诊”,比学法律容易多了。老婆也说他“这么大还学什么”,劝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老婆眼里,游满勤已经“够优秀了”,用不着再考这些证明什么。

  可游满勤表示,自己“真心喜欢法律”,看着各种类别的法律条文和书籍,就觉得“特别吸引人”。

  最初,游满勤动了念头想学法律,是因为一张被剪碎的身份证。

  游满勤至今仍然牢牢记得16年前的那个日子。1997年10月13日深夜,睡梦中的他被闯进出租小屋的治安队员惊醒,随后被抓走,他的身份证和暂住证被收缴,在他的“眼皮下用剪刀剪碎”。

  在广州莫名其妙成了“三无”人员的游满勤,被连夜送往新市派出所,再转送至沙河收容站。那晚,他从治安队员的谈话中得知,“那次被抓的全部都是收废品的人”。

  广州的收容遣送制度在2003年6月被废止,而游满勤从此再也忘不了那个“噩梦般的夜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懂法、知法,才能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于是,游满勤找到了在湘潭大学学法理学的堂哥,借了4本法律专业的相关教材,开始啃了起来。“结合着自己身边的事来学”,他很快就看了进去。

  从什么法律知识都不懂起步,历时4年拿下法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2008年,游满勤的妻子董女士在广州一家制衣厂工作,被拖欠了近1500元的工资。为了讨个公道,游满勤特意去找律师咨询。

  那是个夏天,游满勤一大早就蹬着车出了门。第一次走进律师事务所的大门,游满勤拘谨得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与律师沟通。看着墙上挂着的穿着律师袍的律师照,他心里特羡慕。

  花了“一小时30元”的咨询费,得到律师的指点后,游满勤又蹬着车前往工商局,接下来是劳动局,然后又是工商局……

  来回跑了3天。每天,游满勤骑着自行车往返30多公里。“当然也可以全都委托给律师办理,但那需要3000元的律师费,这还没算办案费。”要追讨的仅仅是1500元的工资,还不够付律师费的。那时候,游满勤一天顶多能收到700斤报纸和300斤纸皮,一个月扣掉房租水电生活费,也就只剩下1000来块钱,“怎么请得起律师?”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自己什么知识都不懂。”这种感觉让游满勤的心情糟透了。于是,他开始拼命学习法律知识。

  当年,游满勤是“带着满满一书包的书来广州的”。他的二姐夫回忆,自己这个小舅子,“小时候学习就成绩好”,各种奖状贴满了他家的土墙壁。可迫于家庭贫困,游满勤不得不辍学南下打工。

  游满勤收废品时收来的书,都没有卖到回收站去,而是自己留着看。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收来了一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挺枯燥的,但后来看进去了。”

  18年下来,游满勤读完了好几大箱子书。不知不觉,他成了朋友们眼中的“法律顾问”,大家常开玩笑地叫他“冒牌律师、假律师”。

  和游满勤一起收废品十来年的同乡老谭,家里因土地征收起纠纷,老谭立刻就想到了每天“看法律书”的老朋友。打小儿就喜欢打抱不平的游满勤二话不说,陪着老谭去了律师事务所。这次,他自信多了。往律师对面儿一坐,游满勤问的问题就不露怯。“该走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是行政手段?”律师也挺惊讶,没想到这两个收废品的人,对法律还挺内行。

  小区有人遇到交通事故纠纷,也找这位“假律师”咨询法律问题;有老同学离婚,咨询他分割财产的事儿;有老乡承包鱼塘,咨询他法律程序;有朋友和人起了冲突被打伤,他陪着一起出庭。

  第一次“出庭”,游满勤觉得挺压抑,法庭“很严肃”,而他当时只是一名旁听人员。他不由自主想象着,自己将来成了“辩护人或代理人”之后,有机会在法庭上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样子。

  游满勤迫切想成为一名法律人。从法庭回去以后,他研读自己买的那些法律书,更加用功了。

  小区院里的住户往来经过,总会看见这个抱着书苦读的“破烂王”。中医药大学教授何丽春每次看到这个从不骗秤、好读书的小伙子,都会鼓励他几句。何教授说:“教这么多年书,没见过这么努力的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游满勤整整用了4年时间,通过了31个科目的考试,于2011年12月拿到了中山大学法律专业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

  再接再厉向司法考试冲刺,梦想成真当上实习律师

  然而,“破烂王”逐梦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司法考试成了游满勤的下一个目标。

  2012年年初,游满勤在网上买了几本司法考试的参考书。其中那本红皮儿的《司法考试重点法条解读(2012精华版)》厚达748页,半年里,他翻看了不下5遍,书页都已经发黄。

  看书看到特别难的地方,游满勤也会觉得“痛苦”,就用拳头砸书,然后又心疼,“书是我的命”。在他苦读数遍的《司法考试重点法条解读》一书里,几乎找不到还能再做记号的地方。

  2012年9月22日,一年一度的国家司法考试拉开帷幕。考试前几天,游满勤开始失眠,进考场前,他专门买了两瓶咖啡提神。考完以后,游满勤一度以为“今年没戏了”,他迅速又在网上买了2013版的《司法考试重点法条解读》,准备接着再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