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以下各种仿生发明技术的创新灵感都来源于自然。
模仿大象鼻子的机器人手臂
最近,一个根据大象鼻子的特点设计出来的新型仿生机器处理系统——“仿生操作助手”,可以让机器人的动作更灵活。它可以平稳地搬运重物,原理在于它的每一节椎骨可以通过气囊的压缩和充气进行扩展和收缩。
受蝙蝠启发研制的太阳能侦察机
蝙蝠竟然也可以成为侦察设备的创意源泉。在美国军方的资助下,美国密歇根大学研制出了一款蝙蝠型太阳能自动侦察机。这款自动侦察机长约6英寸(约合15厘米),头部是透明的,其中装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它还拥有一对像蝙蝠翅膀一样的飞行翼。仅仅依靠1瓦特的能量,它其中的相机就可以搜集大量的侦察数据。
子弹头列车设计灵感来自翠鸟的喙
翠鸟从空中一头扎入水中,不会溅起任何水花,这主要归功于它那特殊形状的喙。日本工程师们意识到,同样的形状可以解决日本超高速子弹头列车所面临的一个烦人问题——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前部“鼻子”形成的风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而且还会减慢列车的速度。而根据翠鸟喙部形状设计的新型列车“鼻子”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列车能效提高20%。
模仿雨燕的微型飞机
当你发现自己的房子上空出现一个小型飞行物时,不要以为它肯定是普通鸟类或蝙蝠,它也有可能是一架微型飞机。名为“RoboSwift”的微型飞机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制,它是根据雨燕的生物学特征设计的。装上侦察相机后,它可以用来研究其他鸟类或进行侦察。风洞试验发现,它不仅可以像鸟类一样快速飞行,而且还拥有向后收起羽毛的功能。
模仿壁虎的粘性机器人
如果没有吸盘,机器人如何在垂直、光滑的物体表面攀爬?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机械工程学教授研制了一种“粘性机器人”,其设计灵感就源自壁虎足垫上的小刚毛。壁虎足垫上长有数以百万计的小刚毛,小刚毛还拥有细微的分叉尖端,它们可以与物体表面的分子结合,产生强大的粘附力。这种粘附力可以帮助壁虎在垂直、光滑的物体表面自由攀爬。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