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对包括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抗生素在药物总用量中占30%~40%,远远大于其他各类药物;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仅在10%左右。我国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的状况。
专家建议,市民对抗生素应采用“三不三问”原则:“三不”即不要自行购买抗生素,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不要随便停药;“三问”即问医生自己的病与细菌感染有没有关系,即便有细菌感染现在需不需要吃抗生素,要问一下抗生素怎么吃,一天吃多少。专家指出,人们使用抗生素有7个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对病毒引发的炎症用抗生素,可能压抑有益菌群,造成抵抗力下降。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一旦明确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误区4:新的比老的好,贵的比便宜的好。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误区5:用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误区7:一旦有效就停药。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一有效就停药,可能因残余细菌作怪而导致病情反弹。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