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埋头去做,不要在乎到底能不能做成,或做得好不好,一切总能水到渠成。 ——黄 西
他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偏远农村,却在美国走红;他英文有浓重的中国口音,仔细听甚至有东北腔,却敢用英文讲笑话;他24岁才到美国读理科博士,然后进入一家跨国公司任技术专家,却放弃一切闯入美国单口相声界;他在大学演小品都失败,见到老婆之外的女生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却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喜剧界的新宠,逗乐了包括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内的很多人……他叫黄西。因为在千万个追寻美国梦的中国人中走出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2011年11月,黄西重返祖国,面对人们好奇的目光,他只是平淡地说一句:“我觉得,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博士“疯狂”:生化专家爱上小剧场
2001年5月的一天,在下班后,31岁的黄西随同事一起去了美国休斯敦一家相声俱乐部“放松”。当同事大大方方地站在小舞台上,张口就是一串美式幽默,当台下的人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时,黄西瞬间有些呆了:原来,美国也有单口相声!
黄西于1970年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赤脚医生”。同许多“70后”一样,黄西的成长有着那个年代共同的印记:5岁半上学,上课偷偷在下面画画,课余打玻璃球、看连环画、听收音机里的相声……他的人生路线也是“70后”们的典型,读书,考大学,然后进入中科院深造,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走过来。
24岁那年,黄西研究生毕业,正赶上出国热,他背了8遍牛津词典,记住了85%的单词,然后就到了美国莱斯大学生化学院,开始了对诺贝尔奖充满向往的美国梦。
然而,初到美国的黄西,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又听不明白别人说什么。上课,他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去医院看病,他听不懂自己名字拼音的美式读法;到朋友家玩,因为不懂规矩要放下马桶坐垫,朋友未婚妻非常生气,从此再不叫他去共度周末。悲催的是,两年后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曾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狠狠地说:“我永远不想再去接触一种新的文化了!”
日子过得艰难而枯燥,身在异国的黄西觉得自己总是被人忽略,没有价值感。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慢慢适应了,甚至开始调侃自己。有一段时间,他在研究所参与一项实验,每天把DNA注入青蛙卵,一天要注射400个,非常枯燥。为了打发乏味的日子,黄西写了一篇如何适应校园生活的调侃文章投给了校报,没想到反响极佳。他的英文老师在读过之后甚至惊讶地说:“想不到你还挺幽默。”正是这句看似表扬的话,让黄西在欣喜之余有了一丝气愤:“谁说中国人不幽默?中国人只是比较含蓄,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而已!”
从那之后,受到刺激的黄西继续投稿、练习写作,还开始读哲学类书籍。2000年,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的黄西又参加了一个名为“国际演讲会”的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改善人们在公共场合演讲和说话的能力。国际演讲会经常举行比赛,成员可以参加不同的比赛项目,其中一个项目要求参赛者夸张地讲自编的虚构故事。第一次参赛时,黄西跟大家讲:“我有过一次濒死的经历——就是——路过一个墓地,我有过一次真正的濒死经历了。”一语刚毕,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大笑起来,几个朋友还走到黄西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竖起大拇指:“黄,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强的幽默感!”
2001年初,黄西进入波士顿一家大型医药公司,从事与癌症有关的基因筛选工作。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黄西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也顺利跨入了“中产”行列。
然而,一切在黄西眼里却并不美好。在美国生存的中国移民,生活圈子大多很狭窄,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陪伴家人,私下交际主要在华人圈子里打转。黄西不想这样打发一辈子,而这次与单口相声意外“邂逅”,就像天雷勾动地火一般,瞬间便点燃了他内心那颗不安分的相声种子。回到家后,黄西兴冲冲地找来纸笔创作,并将电视频道锁定在了单口相声表演。他甚至有些手舞足蹈地对妻子金妍说:“亲爱的,我找到生活的乐趣了!”
2001年年底,已经在单口相声边缘打转了大半年的黄西按捺不住“相声瘾”,参加了一个单口相声成人业余学习班,学习如何用麦克风、到哪里表演、如何抖包袱等基本技能。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后,黄西能写5分钟左右的相声段子了,表演技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02年的第一天,他骄傲地向妻子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从今天开始,我要开始‘双面人’生活了——白天在制药公司上班,晚上寻找登台表演单口相声的机会!”
剧场悲摧:耕耘未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然而,在美国做喜剧演员非常难,一个成熟的演员至少要打拼15年才有出头之日。对于黄西这样的直到30岁还是个泡在实验室的理工科“宅男”,只在大学里表演过两三个小品的第一代华裔移民,闯进喜剧界并奢望有一丝半缕的成就无异于异想天开。
黄西心怀梦想,可现实却比他想象得更加沉重,他连登台机会都非常难找。为了能上台,黄西疯狂地给全波士顿的俱乐部老板们打电话、投简历,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一次,一个俱乐部老板听完他的要求,让他1个小时之后再打过去详谈。可1个小时后,当黄西再次打电话给对方时,对方却张口就骂:“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你是一个闹钟吗?!”
为了相声,黄西受尽了冷遇,可他一直固执地坚持,总想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2年寒冬的一天,黄西还真得到了一个机会——一家开在地下室的相声俱乐部同意让他登台演出。不过,对方很直接地说明了“家规”:“新手若想上台,必须带两个顾客进门。”这个“家规”难倒了黄西,在波士顿,除了妻子他谁也不认识,而他也不想让妻子知道这件事。无奈之下,他只好站在大门口的雪地里问每一个路人:“你想看单口相声吗?很精彩的单口相声。”可站了很久,没有一个人接受黄西的邀请。当天空中的雪花越飘越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时,远远地,黄西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他心下大喜,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刚要开口说话,嘴张了张,却又无声地闭上。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妻子金妍。金妍无声地拍落掉黄西身上密密匝匝的雪花,拽住他的手,默默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黄西又站在了街口。唯一不同的是,他身边已经有了一个“观众”——金妍,而另一个“观众”在他的主动买单下,也很快搞定了。只是,很可惜,当他走到角落里的麦克风前,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文给大家表演单口相声时,台下三三两两的美国人聚在一起喝啤酒、打台球、聊天,谁也没注意他。等他走下台,有个陌生人走过来对他说:“你可能很有趣,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