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在沈阳举行。付小芳取得世界冠军,不到17岁的刘莎莎则取得第四名。而在一年前的世界锦标赛中,结果却是完全颠倒的,刘莎莎是九球世界冠军,付小芳是第四名……
鲜为人知的是:付小芳和刘莎莎都曾是乡村的“灰姑娘”,刘莎莎的母亲是付小芳的奶娘。当付小芳2005年成为台球冠军后,出于感恩之心,她将小自己5岁的刘莎莎带到北京,手把手地教她打台球。这不仅彻底改变了两个“灰姑娘”的命运,而且刘莎莎还成了付小芳最强劲的对手!姐妹俩互相激励,双双成为笑傲世界台球界的姐妹花!
冠军衣锦还乡,难忘邻家贫寒小妹妹
2005年春节,河南省兰考县白楼村村民付忠随一家门前锣鼓喧天,原来是村里的“名人”——女儿付小芳从北京回来了!兰考县委书记亲自到付家,感谢付忠随为家乡培养了一个了不起的闺女,引来很多村民的围观。
就在付家一片欢声笑语时,仅一墙之隔的刘东坡家却冷冷清清。原来,刘东坡夫妇在甘肃酒泉做买卖赔了钱,眼看新学期到了,面对已读高二的儿子和刚念初一的女儿,刘东坡夫妇愁眉不展。
正月初二,付小芳提着礼品,上干爸刘东坡家登门拜年。原来,付小芳1988年出生时,母亲奶水不足。当时,刘东坡的妻子曹玉梅刚生下儿子,奶汁特别丰足,曹玉梅就顺带着给付小芳做了奶娘,并提出要认付小芳做干女儿。从此,两家变成了干亲戚。因吃了干妈两年的奶水,付小芳长得特别壮实。1 993年,曹玉梅也生了个女儿,取名刘莎莎。懂事的付小芳经常跑到干妈家,抱着妹妹玩。
这次春节见面,付小芳关心地问起刘莎莎的学习情况。刚上初一的刘莎莎说她不想再读书了。付小芳责备她:“你还不到12岁,不读书,能干什么?”刘莎莎倔犟地说:“你不也只是读到初二?现在却成了‘名人’,还能赚那么多钱……”17岁的付小芳脸红红地说:“我是没办法,才去学打台球的……”
原来,四年前的暑假,付小芳辍学后,被叔叔付忠郎带到黑龙江建三江农垦分局,在他的台球房帮忙。开始,付小芳只是给人摆球、收费。
这是13岁的小芳第一次离开家乡,为了忘记想家的滋味,她开始琢磨打球,因为悟性好,渐渐地,附近已无人是她的对手。付忠郎就开始带她去佳木斯、牡丹江、哈尔滨等周边城市打比赛,并产生了新的想法:争取将付小芳带进国家队,退一步讲,付小芳最不济也可以进大台球房里当助教,薪水不菲。
2004年初,叔叔带她去哈尔滨参加一场全国台球赛,这次比赛令付小芳在全省打出了名气。2004年10月,叔叔带着付小芳找到在北京一家台球俱乐部做教练的黑龙江籍教练张树春,希望小芳拜张树春为师。张树春对小芳的潜质非常看好,答应了。此后,付小芳在张树春的指导下练球,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一口气拿下三项全国台球冠军,成了“名人”……
见刘莎莎这样说自己,付小芳有点难堪地说:“要不,你先好好读书,实在不行,以后我再带你出去打球。”刘莎莎性格内向,她并没有欢呼雀跃,只是淡淡地问:“姐,以后你会打得更好吗?”付小芳笑着举了举拳头。
这年5月,刘东坡夫妇打算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租赁一部工程车拉土方。刘莎莎对父母说:“小芳姐曾答应我,带我出去打台球。”母亲说:“这东西,也不是谁说打就能打的。”刘莎莎不服气地说:“妈,你别门缝里瞧人,小芳姐能打好,我就不信我打不好!”见莎莎决心挺大,曹玉梅就打电话到jE京,付小芳在电话里一口答应:“我是吃干妈的奶长大的,莎莎就是我的亲妹子,你们就把她送过来吧。”
领你进北京,咱姐妹俩要“天天向上”
可是,两家人商量后,觉得直接把刘莎莎送到北京不合适,还是复制付小芳的成功路子,先把她送到建三江交给付忠郎。等条件成熟后,再将她送到北京投奔付小芳。2005年5月8日,刘东坡坐火车将女儿送到佳木斯。
付忠郎给刘莎莎列出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并以付小芳为榜样,激励她。刘莎莎热情很高,一天能打上十几个小时,球技得到很大提高。她经常仔细端详着挂在墙上的付小芳参加全国大赛的放大照片,在心里给自己鼓劲。每个月,付小芳都要打电话过来,对刘莎莎取得的每点进步,她都会大加赞扬。
因为心中有个明确的目标,刘莎莎多次获得国内青少年大赛奖项,付忠郎决定提前将她托付给付小芳。然而,当付小芳提出将莎莎带到北京投奔张树春门下的请求时,却遭到张教练的拒绝。付小芳就一次次恳求师傅,并提出刘莎莎到北京后,由张树春教自己,自己再把所学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传授给妹妹;另外,莎莎的个人礼仪和生活知识也由她手把手地教,不用张树春操心。张树春这才勉强同意。
2007年8月,刘莎莎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车,跟早在那里训练的付小芳会合,并将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八球公开赛。
次日一早,一路上忐忑不安的刘莎莎刚走出火车站,就见穿着时尚、束着高高马尾辫的付小芳在等自己,穿着土气的她怯怯地走上前去,叫了一声:“小芳姐。”便再也不敢作声了。付小芳笑她:“咱俩以前在一个床上睡过。怕别人,还怕我吗?”
这次比赛,尽管有付小芳加油助威,刘莎莎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她心里十分自卑。而此时,付小芳已入选了女子九球国家队。刘莎莎说:“小芳姐,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你一样呢?”付小芳拍拍她的肩说:“只要你努力,说不定哪天还会超过我呢l”刘莎莎羞涩地笑了:“笑话,我咋会超过姐姐呢?”
回京后,付小芳就有意识地“改造”刘莎莎,要让她充满自信。刘莎莎性格内向,因为刚来北京,普通话讲得不好,见人更是不敢开口说话。付小芳买了几本普通话训练教材,业余时间教她练习。平时两人讲话时,她也不准刘莎莎说家乡方言,刘莎莎吐字不清,或发音不准,付小芳就一遍遍地纠正。刘莎莎就说:“姐,你不要难为我了,我跟别人说不说话不要紧,我只要打好球就可以了。”付小芳批评说:“你还想参加国际比赛,成‘名人’呢,不会说话怎么行?别害怕,这不比打球难。”
慢慢地,刘莎莎的普通话标准了很多,人也渐渐开朗起来。因有追赶目标,她十分勤奋,每天打球都差不多在10个小时以上。见刘莎莎如此刻苦,张树春终于答应收她为徒。
2007年10月,付小芳代表国家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大赛——第40届大阪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并勇夺季军。付小芳毫无保留地把球技和比赛经验传授给刘莎莎。莎莎调皮地问小芳:“姐,你把你的绝招都教给我,就不怕我哪一天超过你吗?”付小芳笑道:“我希望你尽快成长起来,好给干爸干妈减轻一些负担。”刘莎莎郑重地点点头。
在张树春和付小芳的精心传授下,刘莎莎的球技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2009年7月,付小芳和刘莎莎一起飞到日本大阪参加第42届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刘莎莎取得了季军,而付小芳仅
取得第五名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