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观瀑,感受《黄河大合唱》

  只因音乐家冼星海在壶口瀑布谱写出鼓舞斗志的《黄河大合唱》,又因唐代诗人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以我对黄河壶口瀑布总有一份期待。

  今年6月,我们赶到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便急切地沿着架在河床上的石桥奔向瀑布。从岸上,我们只能看到远处白色的水雾隐隐升腾,越走越近,涛声越来越大。渐渐地,我听到了隆隆的风雷声。我的心跳加速,步伐加快,终于站到黄河边上,一幅壮丽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游宽阔的河面在壶口处猛然收缩,浑浊的河水在狭窄的河道上奔涌,激起漫天水雾,随风飘散。我默默地站在滚滚的水浪边,闭上双眼,耳边是黄河咆哮的声音,脚下分明感觉到大地的颤抖!此时的我,思绪早已直飞云天;俯瞰现实的我,在奔腾的黄河边,显得多么渺小和脆弱!

  黄河壶口之名,得来已久。战国的《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因此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说:“孟门即龙门上口也,实乃黄河之巨扼,此石经始禹凿。”历史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从壶口开始治理黄河的,历数年凿通孟门山,于是黄河始通。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有古香古色的孟门山牌坊。在这里,我们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有两块梭形巨石小岛,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孟门山合流为一。今有人在孟门山上修建了高达25米的大禹石雕塑像,供人瞻仰。

  壶口边上,戴着白羊肚手巾的老大爷,手拿长杆儿烟袋锅儿,牵着小毛驴在揽生意,那略带秦腔的口音粗犷洪亮,给我们讲述了与壶口有渊源的名人故事。壶口这一壶酒是经年陈酿,当年醉倒了李白、王之涣,后来醉倒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醉倒了我。

  壶口瀑布跨越历史的时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出野性的怒吼,它的精神蕴藏在奔腾不息的激流中。黄皮肤衬着黄土地,黄种人看着黄河水,那日夜不息流淌的黄河,向着大海奔去,一泻千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