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恋在网络里

  有人说,网络的存在把人的交友空间扩大了十倍百倍,但人择偶的速度与结婚的速度并没有加快,离婚率反而增加了。这使人不得不相信缘分这说法的恒久性。有人把婚姻分成精神与物质两种,这种分法具有先天的不合理性,谁也辨析不清橘子甜与酸的比例是多少,它是甜酸的统一体。近十年谈婚论嫁的人注重的是精神还是物质?

  这么说吧,他们的精神全在网络上,那里有精神领域的一切,但他们仍然是孤独的,他们是独生子女,是80后。而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一言以蔽之:房子。是的,房子、房子、房子。如果不被魔术师作法僵在半空中昏睡,谁结婚都需要房子。80后的脑袋里装满贷款、按揭、跳槽、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这些词汇。他们的生活再次被社会阶层化和分配不公所笼罩,琼瑶早已骗不了他们,他们对性早已不陌生。他们好像比任何时代的人都物质,但细想,他们争的仅仅是最低的生存权。

  作为新时代的“白骨精”,我的生活一直为很多人所羡慕,可“80后”的我一直对自己的婚姻很纠结。虽然时下嫁“官二代”、“富二代”,是众多女人奋斗的终极目标;房子、车子、存折,是最潮的婚嫁聘礼。而我也有自己死守的准则。

  

  1 不谈纯粹的“精神婚姻”。虽然我并不是物质至上的女人,但在房奴、车奴、孩奴面前,我不得不向物质低头。“官二代”、“富二代”虽是首选,但如果“第一志愿”不幸落榜,我也愿意回到现实的愛情中。对方有稳定且有前景的工作、能付得起房贷的首付款,是我下嫁的最低标准。

  

  2 不要“背景差异过大的婚姻”,其实,说白了就是老祖宗所说的“门当户对”。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都市女,我的“门当户对”就是出生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彼此的家庭相对纯粹一些,“两小四老”最好。

  3 不走“外貌协会”的极端。每个女人都会有一个王子梦,可现实中,王子的产出率远远低于女人们的预期。更何况和王子生活,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过高的出轨率、“狂蜂浪蝶”的隐形竞争。所以我仅仅将外貌的要求摆在第三位。被视为“新好男人”标杆的“灰太狼”还是个刀疤脸呢。

  我和他相恋之前,从未想过我们的红娘竟然是一只百万大众所熟识的明星“企鹅”——QQ。

  那时,我正要做一个去云南旅行的攻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加入了畅游云南的旅行群,并在这里认识了群主亦非。亦非是个热心且热情的人,我去云南的那段日子里,几乎每晚他都会通过QQ给我第二天的旅程计划。旅行归来的那晚,我又一次在网上遇到了他。

  “亦非,给你看看我在云南拍的照片吧,算是我的汇报展。”

  “求之不得。”

  等我将所有的展品都挂在了QQ上,亦非来了一句综合点评:“独缺一道人影。”我知道,他已不再满足于文字上的交流,而是希望见到“本尊”的真实面目。

  “那你可否做个演示?”

  果然,两分钟后对话框上跳出了“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清瘦成熟,阳光有余而帅气不足。这也彻底粉碎了我对“一见钟情”的设想。

  我失落地从电脑里翻出一张极品素颜照晒了上去,并标注道:“沉鱼落雁。”

  看着他发过来的“发笑”表情,我有些得意。结果,亦非不仅没被我吓跑,反而更加频繁地和我Q聊起来。

  “我家里还有个姐姐,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都在老家苏州。”

  亦非在“外貌”和“背景”上双双落败,让我不得不在心里泪奔:Game Over。这时,对话框再次滚动起来:

  “我在上海买了房子,可一个人住,还是有些孤单。”

  这句话,让亦非的身价瞬时飙升。在上海,有房的男人能让多少女人为之疯狂。都说:“婚姻是愛情的坟墓—如果没有房子,你连坟墓都进不去!”我决定再给彼此一个机会。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关怀备至,而我并没有急着想和他见面,也没有索要他的电话号码,而是完全满足于网聊的沟通方式。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作决定。

  直到某一天,突然在QQ上失去了他的消息,我才开始反思:亦非确实是一个能让我衣食无忧,且对我呵护备至的男人。在愛情与准则之间,我是不是有些太过贪婪?

  亦非足足消失五天之后,终于重新出现:“临时有事去了外地,那里上不了网。这几天你还好吗?要不我们见个面吧?”“好。”

  这一次,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我就答应他了。一年后,我们步入了婚姻礼堂。

  如今我们还保持着聊Q的习惯。在办公的间隙、在手机QQ上,甚至在我们吵架的时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