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此文,让人顿生忧虑: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能拖垮一家人!
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老年痴呆症的比率达5%以上,80岁以上是15%-30%。随着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老年性痴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中国,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以医学界现有的认知,此症尚无法逆转。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延缓或减轻该病的发展。而要赢得这“三早”,家人的用心至关重要。
九大信号可预知老年痴呆症:
1 记忆障碍。常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
2 视空间技能障碍。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床,分不清衣服的左右、反正。
3 语言障碍。虽然口若悬河,可是听者却不能听清他的话语,口吃而含糊。
4 书写困难。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甚至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 失用和失认。原来可以熟练地骑车、游泳,病后不会了,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和熟悉朋友的面孔。
6 计算障碍。购物不会算账或算错了账,严重的连最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了。
7 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8 精神功能障碍。常常出现狂躁、幻觉、性格改变等。
9 运动障碍。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到处开门、关门,大小便失禁等。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患老年痴呆症不能亲自致获奖感言,这让许多人产生疑惑:不是说文化低、用脑少的人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吗?为什么这么杰出的科学家也会患这种病?专家对此的解释是,老年痴呆症逼近知识分子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说“知识分子是易患人群”并无说服力。医学界始终认为,多用脑对预防老年性痴呆肯定是有利的。调查发现,患此症的知识分子,很多是因为从领导岗位、工作岗位退休后,社会角色改变,心理落差较大,社交活动骤然减少,对人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老年痴呆症病人大脑的重要改变表现为脑萎缩,所以预防脑萎缩是降低患病率的重要手段,而且需从40岁开始:培养工作以外的生活嗜好,及早开始右脑锻炼;经常活动手指,尤其是左手;退休后仍勤动脑,多读书;保证充足的睡眠,戒除烟酒;懂得驾驭自己的感情,保持乐观情绪。特别要提醒年轻人的是,60岁后父母开始步入高危年龄段,这时要多给“空巢”老人一些关爱,哪怕每天抽出半小时和他们聊聊天,都能让老人开心一整天。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