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读过作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那么就不会对昆嵛山感到陌生。这三部小说描写的就是昆嵛山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昆嵛山是享誉华夏的历史名山,也是老革命根据地,它横亘于山东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两地,方圆百里,林深谷幽。
国庆节期间,我和丈夫没有外出旅游去看所谓的“人山人海”,而是选择探访在昆嵛群山环抱之中的九龙池。
车入昆嵛山中,空气立刻清新起来,沿沟谷向上盘行,道路曲折而悠长,周围山环水转,山巍峨,水潺潺,丛林遮掩,可谓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一天前刚下了一场小雨,天空干净而清透,白云不时幻化着各种形态,如扯开的丝,如散落的花。
到达景区后,我们携手沿青石铺就的小径拾级而上。潭水清澈见底,鱼嬉其间,随处可见一种细而小巧的紫色蜻蜓,结着伴儿点水嬉戏。
从山下仰头看去,大大小小九个深潭沿山而下,瀑布从山上层层泻入潭中,宛如撒珠喷雪,激荡汹涌,颇有气势。远远看去,它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尾摆东北,腰部几曲向南,呈巨龙过山之势,真是天生地就,奇险妙绝。“九龙池”便是得名于此。
沿瀑布而上,路乍平乍陡,陡峭处坡度很大,一块块崖壁大石上凿了浅浅的小阶。好在一旁建有栏杆扶手,可以抓握着向上。抬眼望去,山上游人不多,水依山势而下,原始而自然。我和丈夫小心翼翼地行至第四池处,眼前顿觉宽广。向山下俯视,一座小巧的石拱桥立在远处。桥精致,水清澈,树苍翠,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铺陈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终于,我们临至山顶。有一处险地,陡而峭,窄而滑,亦是沿天然的大石凿阶而成,有“一线天”之称。此处是最接近瀑布的地方,水声哗然,喧闹不止。转弯处,有木桥相连,桥下便是流动的溪水,手向下探,即感清凉。
而龙王阁便是此行的最高点。沿龙王阁向下数步,便看到瀑布的发源地,一处大而深邃的水潭倒映着苍天绿树,如一块浑然天成的老玉。水随山势跌入潭下,瀑布自然而生。
看许多人用瓶接水,我也掬起一捧送到嘴边,真是甘甜清冽,妙不可言。我忍不住与丈夫一起接了一瓶又一瓶,要带回给家人品尝。一位当地的老人笑呵呵地打趣:“闺女识货,咱这九龙池的水是神水!”
昆嵛山的美,原汁原味原生态,野趣横生,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