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作业、测试、复习,儿子才读初二,这些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就已占据了他的生活。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所以儿子总是一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的样子。
后来,我所在的单位发起了爱心公益活动。当我决定让儿子一同参加时,14岁的大小伙当场拒绝:“老妈,我不是陈光标,也不是成龙,既不腰缠万贯,也没明星效应,还是老老实实地啃书本吧!”我听得出来,儿子的语气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看来,在儿子的眼里,爱心公益与自己的学习风马牛不相及。无奈,我只好独自跟随同事去参加公益活动。那天,我们前往一所“微笑吧”,为一些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亲子游戏。晚上回到家里,我还沉浸在快乐的情绪之中,哼着小曲走进了儿子的房间。儿子打趣道:“怎么?你做一次公益活动就这么乐活?”我的兴致丝毫未减:“那当然,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这份热情霎时吸引了儿子,他听我讲完活动的过程,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没过多久,单位组织“关爱星星的孩子”活动,为自闭症患儿送温暖。这回,儿子主动请缨参与,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刚到达活动地点,儿子便惊呆了。面对自闭症孩子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透着的孤独与冷漠,他显得无所适从。“别怕,只要沟通交流,也能赢得微笑和温暖。”我俯在儿子的耳边,悄悄地鼓励他。不一会儿,儿子拿出了精心创作的绘画。尽管他的绘画没有赢得小伙伴们的称赞,但还是吸引了一些孩子的目光。当儿子拿出软绵绵的抱枕海绵宝宝时,几个孩子围上去,嘴角里扬起了一丝微笑。临别时,儿子拍着小伙伴们的肩膀,是那么的恋恋不舍。
一天,我和儿子去新华书店的路上,看到十字路口有许多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向行人发放“文明出行提示卡”,一边微笑着,一边提醒着大家。望着眼前的情景,儿子不由得放慢了脚步。看出儿子的心思,我连忙试探:“志愿公益,人人有份。要不,咱娘俩也加入其中?”不出所料,儿子立刻答应了。
我和儿子身穿红马甲,并排站立着,手持黄色的温馨卡片,向路人发放。我们的耳边不时传来行人感激的回应:“谢谢!”“您辛苦了!”……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如汩汩清泉,在我和儿子的心间流淌。不知不觉中,儿子的脸上像绽放了鲜艳的花儿,内心的忧愁、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喧嚣似乎一瞬间全部流走了。
“孩子,公益与金钱、地位无关,所关乎的只是我们热情的手和无私的心。”在回去的路上,我给儿子讲解“微公益”的内涵。“看来,如今真是名副其实的‘微时代’,不仅微博微信在盛行,‘微公益’也是全民力行。既然我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就为‘微公益’发光发热。”儿子心领神会,一番话语让我刮目相看。
从此,在儿子学习的闲暇之余,我们相依相伴,踏上了云淡风轻的“微公益”之旅。周末,我们参加“夕阳相伴小分队”,与空巢老人相约于游戏俱乐部,在老少皆宜的游戏之中感受快乐,感怀幸福;假日,我们参加“环保公益组织”,走进附近的风景区,向游客宣传文明出游公约,搀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并与大家分享“文明旅游攻略”;业余,我们参与“点亮微心愿”活动,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儿子精心记录的课堂笔记成了不少困难学生的“知识宝典”……生活中,“微公益”无处不在,举手之劳都是雪中送炭。
“勿以善小而不为。”“微公益”的种子在儿子的心间悄悄地生根发芽,让儿子真正成为了心灵的“富人”。他不再逃避学习中的挑战,不再抱怨成长中的不悦,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从容豁达地面对生活。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