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美国行医不过瘾,晚年在上海坐堂全免单

  一个满头银发,穿着衬衫,斯文得体的老先生坐堂为前来咨询的人解答着医疗问题。老先生像是一个医学专家,微笑、耐心地解答着每个人的问题,可老先生却没有穿白大褂。前来的咨询的人不称呼他为医生,而是叫他:“周老师。”老先生坐堂的地方也不是医院,而是一个居委会办公室。这位被唤作周老师的老人叫周大绪,资历可不简单,他曾在美国底特律任韦恩医科大学博导,又从全美顶级的休斯敦安德森肿瘤医院退休,是一个肿瘤专家。如今,他每周一坐堂居委会为社区居民做免费的医疗咨询,不但如此,每周六他还开设免费的英语课。很多人好奇地问周老师,为什么不在美国过好日子,要回中国;为什么不在大医院当顾问赚钱,要在居委会当义工。周大绪的回答却叫人不敢相信,“我为美国人民服务了几十年,是该为中国人民服务了。”有人把这话当笑话,因为幽默的周大绪常跟人开玩笑,可是如果了解了周大绪过往的经历,可能就不会认为这是他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了。

  

  艰辛的求学生涯

  

  周大绪总是笑容可掬,起初谁都以为像他这样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医生一定是一辈子没过过苦日子,所以才会有这么乐观的性格。可是谁又能想到,周大绪能获得那么多的成绩,是因为他付出了很多人可能无法承受的艰辛。有多少人试过四天三夜,只靠喝水来维持生命;有多少人试过一个多星期,只靠吃苹果度日,恐怕就连一心想减肥的女生也很难坚持。这些,周大绪都经受过。

  1936年,周大绪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曾经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系主任,可是周大绪家的日子并不好过。父亲被公派出国,根本顾不了他和他母亲。战争暴发后,周大绪的两个姐姐都住宿在学校,他和母亲还有妹妹逃亡到了四川,靠典当度日。因为无力抚养妹妹,母亲把妹妹送到了别人家。周大绪7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

  此时父亲已经回国,并且再婚,继母也是浙大化学系的老师。周大绪回到父亲身边,如果不是有继母,周大绪无法想像他的生活将变成怎样。父亲整日忙着他的研究,很少在家。不久,家里又添了弟弟妹妹,生活更清苦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父亲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可谁也没想到,不幸也由此发生。父亲的研究成果被人冒名盗用,父亲所有的心血成了别人的嫁衣,父亲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疯了,整日在家痴痴傻傻发着呆。

  1947年,周大绪远在台湾的伯伯得知他们一家的日子难以维持,就把他们接去了台湾。到了台湾,日子依旧艰难。继母仍然靠教书养活一家人。周大绪要照顾5个同父异母的弟妹和父亲,还要读书。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周大绪都没有打消过读书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只有读书才会有真正的出头之日。他半工半读,还要做饭做家务,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大学学业。大学里,他读的是有机化学。虽然他的各科成绩一般,但是唯独生物化学课的成绩特别出色,教授说他有天赋,以后可以往这方面深造。当时,周大绪根本没想过,他还能再继续深造,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对他和这个家来说已经不容易了。

  然而,命运有时是很难预料的,周大绪服完兵役,工作两年后,居然有机会去美国读书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去美国留学,几乎是台湾年轻人共同的梦想,并且很多人一去不回了。周大绪不是没有想过去美国,只是不敢想。

  

  从成家到没家,美国的生活依旧艰难

  

  周大绪身边很多同学大学一毕业就去了美国,其中包括他的女朋友。女朋友的家境比周大绪家好了太多,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相爱。他们是大学同学,女朋友学的是金融,从大一开始,两人就恋爱了。女朋友的父母一直不能接受周大绪,因为他清贫的家境。可是女朋友看中的是周大绪这个人,他顾家、有担当,不怕吃苦,是个男子汉。

  周大绪要打工挣钱,经常他跟女朋友的约会就是一起去吃一碗面。女朋友每次都只吃小半碗面:“我吃不下了,剩下的你都要帮我吃了哦。”周大绪知道女朋友是担心他胃口大吃不饱,才故意省下给他吃的。这样的甜蜜,陪伴周大绪度过了4年的大学生活。

  现实终究是现实,毕业后,他们不能再像在象牙塔中那样只顾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女朋友一直想去美国读书,她当然希望周大绪能一起去,可是周大绪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了,能帮继母分担家里的重担了,他怎么能说走就走呢,而且美国学校的奖学金并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没有奖学金,周大绪根本读不起书。

  女朋友离开了,他们没有说分手,可是周大绪知道如此分隔两地,分手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女朋友的信从一个月一封,到两三个月一封,周大绪惆怅而无奈。

  周大绪服完兵役工作后,家里的环境稍微好了些,弟妹大了也能帮着做些家务,出去打工了。工作两年后,周大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美国的一些学校寄了简历和求学信。他知道希望是很渺茫的,他的很多同学申请了两年都没找到学校。可是命运之神,此时好像开始眷顾他了。美国东北部一所大学向他发出了邀请信,并给了他一定的奖学金。虽然这所学校不出名,虽然奖学金很少,但这对周大绪来说是一个希望。他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女友,他兴奋却也有些犹豫。

  继母鼓励他去美国求学,外面的世界有更大的发展天地。周大绪内疚的是不能再照顾家里了。他把工作两年的积蓄全部留给了继母:“妈,这点钱你们留着,我一个人日子不怕过不下去,要填饱肚子很容易的。”只是周大绪没想到,原来要填饱肚子并不容易。他没钱买飞机票,就买了张很便宜的货船票,口袋里揣着40元美金就离开了家。

  货船整整经过了一个半月才到达了美国西岸。下船的那一刻,周大绪感到一片茫然,这是他完全陌生的土地,他的英语并不流利,而且他的身上只有40元美金。好在,他姐姐的一个同学在这里接他,让他住了一晚。可是怎么从西岸去位于东北部的学校呢?他没钱买机票,只能花了十几美元买了张长途汽车票。

  在长途汽车上整整四天三夜,周大绪就靠喝水来维持。虽然不到两元美金就能买个汉堡,但是他胃口大,一个汉堡根本不够他一顿饭的量。他身上剩下的20多美元很快就会用完的,如果早晚会饿肚子,不如留着这些钱。有这些钱在身上,至少能安心些,谁也不知道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遇到什么事。

  或许是年轻,或许是心里没有了退路的坚定信念,支撑着周大绪一路来到了学校。学校已经为他找好了房东,安排了住宿,他的心刚定下,老师却说奖学金要等半个月后才能发下来。那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周大绪一下子慌了。他找到房东说明缘由,愿意以劳动换取晚些日子交房租的特权。房东答应了。此时的他已经饿得没有力气,可他还是不敢用所剩不多的钱。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他发现房东的后院里有一棵很老的苹果树,树下有不少掉落的苹果。之后的一个多星期,他就是靠这些苹果度日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