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和我说话

  如果有爱人在身边,我们又何苦要压抑自己,要去寻找别人的肩膀别人的怀抱和所谓的红颜知己呢?

  

  开始的甜蜜是有目共睹的:年轻的他带着她来到北京,一对土里土气的小恋人打算在这里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从地铁上下来,他放下手边大包小包的行李,郑重其事地抓起她的手,说,相信我,我一定会努力让你幸福的。

  婚后七年的某一天,他们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她把头倚靠在他的肩上,问,你说我们能不能够好到底啊?他很沉静地反问,我们不是已经好到底了么?其实,两个人的心在彼时已经变得猜疑而疏离,虽然还是爱着对方,但那爱已不如当年那样明亮单纯,有着直指人心的光芒和力量。

  他丢了工作,开始没有钱支付各种帐单,但内心强烈的自尊维护让他无法面对她说出真相。每天清晨,他仍然和往常一样跟她一块儿去坐地铁上班,西装领带公文包,目送她离开之后,他却在地铁站里停留下来,松垮垮地靠在候车的塑料椅上,看着匆匆上下过往的乘客打发时间。

  她开始觉得他怪怪的,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冷落她,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问他。彼时,有个小老板开始热烈地追她,给她打电话,去地铁站等她,虽然她只把他当朋友,偶尔喝一杯咖啡,聊的话题也都是关于她的他,但他的执着和生猛也让她常常不自觉地有些恍惚。

  无数次,他一个人在家里彩排告诉她失业真相的台词,对着曾经盛纳过无限激情的浴缸,可是,一听到她回家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响起,他却猛灌啤酒把自己像酒鬼一样放倒在床上。他已经知道有这么个小老板的存在,但他不敢直面正视,他害怕会失去她。当她在饭桌前认真地有话要跟他说时,他拼命往嘴里塞满了饭,鼓胀着嘴艰难地吞咽着,眼眶里盈满了泪。他爱她,他不想失去她,他害怕听她说会离开他,所以他压根就不愿意给她机会说话。

  在最后一刻的地铁站里,他们穿越人群寻找着对方,他们终于知道了真相,知道了对方所隐藏的秘密只是为了让自己少受一点伤。他们对视着彼此,想到了七年前初来此地的那一幕,那份甜蜜和那句誓言,他们发现原来爱情一直根植于心不曾背弃。

  这是导演张一白10年前的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

  我一度认为,相爱的人之间应该是沟通得最好的,因为有默契呀,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把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无需多言。犹记得《人间四月天》里的那个场景:林徽因在弹奏贝多芬的《月光》,徐志摩在一边配合着朗诵济慈的《夜莺》,一曲终了,林站起身看着徐的眼睛,说,还有什么比贝多芬的《月光》和济慈的《夜莺》更契合的呢?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再契合的爱情也会被世俗的种种蒙上阴影。当一方遭遇了失业、疾病、贫困而另一方全然不知时,处于劣势的这一方通常会因为自尊的缘故不肯向另一方揭开真相,这时候的感觉仿佛是越爱越难开口,反倒是对别的不相干的人更容易倾诉些。于是,他们隐瞒、逃避,以牺牲者的身份撒着自以为善意的谎言,心里想我是多么爱你啊。但是,就是这一个欺瞒的秘密在两人之间埋下了祸根,阻断了曾经畅通的爱的交流。如果对方是个自信而喜欢追根究底的人,那么谢天谢地也许很快就能发现真相和好如初。如果对方是个同样敏感而自尊的人,感觉到了欺骗却又不愿意去揭穿谎言背后的真相,那么这段爱情很快就会陷入猜疑和撒谎的恶性循环中,越是爱越是赌气越是格外较着劲,终于两人的关系因为变得越来越不契合越来越难沟通而走向终结的命运。

  爱是需要信任的,当你遭遇不幸时,你要相信对方是愿意和你一起分担的,所以请你对他说出你的痛苦;当你感觉到了欺骗,你要相信对方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所以请你对他说出你的关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果有爱人在身边,我们又何苦要压抑自己,要去寻找别人的肩膀别人的怀抱和所谓的红颜知己呢?说吧,勇敢地对你的爱人敞开心扉,因为再契合的爱情也是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就像羽泉在片尾的同名主题曲里,伴着哀怨的二胡向人们唱出了这样的真情告白:我不怕受任何惩罚,只是我害怕有一天你不和我说话!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