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 :仁是学做人,义是传口碑

  仁义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的,但是更多的时候,仁义需要面相衬托,眉慈目善是仁义的资格面相,以前还要加上吃素念佛,就有了仁义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的君王、大家,都具有相同的面相,相同之处就在于仁义。《西游记》中唐玄奘是典型的仁义之相;如若是三角眼,尖嘴猴腮,急吼吼的样子,怎么说都不像是个仁义之人;面相尖刻,心相也就无以宽怀。以至于在生活中,相亲的重要部分相的是面相,招聘面试试的也是面相。

  “仁”是做出来的。“仁”不是一个人,当然也不是两个人的意思,而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必施于人;它的本义是博爱,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如今常见到“大爱”,也就是仁爱,仁爱是对所有人的爱,所以叫做大爱。仁爱是每一个人的终身必修课,因为是课,也就会有人逃课,会有人做得一塌糊涂。当“仁”可以施舍出去的时候,施者往往是富人,偏偏有了钱,仁就少了很多,为富不仁于是成为了富人的戒律。

  不仁是不对人家好,不义是毁灭自己的口碑,“义”的意义,只有它的繁体字“義”才能表达。“義”也是一个会意字,底部的“我”是兵器,也可以说是仪仗;“羊”是用来祭祀的。女人的贞洁有牌坊,男人的口碑就是义。“义”的本义是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义”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稳得住自己的就是义。“义”是一个人口碑的面子工程,撑起这一个面子工程,是光鲜的,也是痛苦的。大义灭亲的人,留下的是口碑,失去的是亲情;背信弃义的人,失去的是信义,但是得到的是实惠和轻松。所以,“义”可有可无,取决于是不是把自己的名声口碑看得很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