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远漂北方的上海男人和一个在网上开店的上海女人,一只三五牌机械座钟牵着他们相识。上海老弄堂里的打钟声,多年来一直萦绕在这个男人的心中
网上淘到老式座钟,勾起回忆
这个上海男人就是周海北。周海北10岁那年暑假,他的父亲兴致冲冲地抱回家一台三五牌的座钟,这座钟是周海北的爷爷用过的,是1966年时买的,上海中国钟厂制造。爷爷过世后,周海北的父亲就把座钟拿回了家,打那时起,座钟就滴答滴答开始在周家工作起来。
座钟准时报点,每半个月需要上弦一次,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和乐趣。周海北15岁那一年初中毕业,由于家里穷,没钱继续读高中,为此他跟父亲吵了一架,气得周海北一脚踢向足球,飞起的足球正好砸在座钟上。钟应声跌落在地上,摔散了架。
在当时,座钟是周家最值钱的东西,也是爷爷留下来的遗物。平常父亲总是小心擦拭,小心上弦,唯恐座钟停止工作。还有重要的一点,当时周海北的母亲因嫌弃家里穷,和周海北的父亲离了婚,一去再没回头。让人压抑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光顾周家,为此,父亲一直不能原谅儿子把钟砸坏的事。在周海北无学可上的日子里,父子俩经常发生言语冲突。周海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他哭喊着:“上海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家。”
十七八岁的周海北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他来到了北方的哈尔滨。时间就这么过了二十多年,周海北很少再回上海的家,偶尔跟父亲通通电话,谎称自己结婚了,免得父亲唠叨他。他觉得自己固执地在外闯荡这么多年,不成家,父亲会小瞧自己,其实他连女朋友都没有。他在一家汽车行做销售经理,也是从学徒工慢慢打拼起来的。
40岁的周海北,过了年轻冲动的岁月,偶尔对上海的家会有些想念,也惦记父亲的身体。2010年8月的一天,周海北无意间在淘宝网上看到一只三五牌座钟,跟自己打坏的那只一模一样,也是1966年出品,而且此钟依然走打顺畅,价格也不贵,才300元。淘宝网上开古董店的店主叫浦英,给他的感觉是个涉世不深的上海女孩。
店主在网聊时对周海北说:“第一次碰到你这样的,买东西不砍价,付款不用支付宝,直接打款,好像宝贝一夜间会被别人买走。”周海北客气地说:“我有个请求,请你把座钟直接送到我上海的家里,不用快递的,这个钟不能再损坏,要亲手交给我父亲。”说完,周海北留了上海家的地址。
其实,和周海北在网上聊天的并不是店主浦英,而是她正念大学放暑假在家的女儿张新。因为浦英前几天刚刚回了无锡老家,女儿就理所当然地帮妈妈打理网上的店。
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张新敲开了周海北家的门,迎接她的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一脸的愁容。原来周海北的父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床,已有半年的时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老人一直隐瞒着儿子周海北,老人不想拖累唯一的儿子,只想等到自己不行的那天,再通知海北来处理自己的后事。老人隐瞒病情还有一个原因,他担心如果儿子知道他病重,依然不回来看他,那他尚存的一丝对儿子的期望就破灭了。
来照顾老周的女人他是雇来的护工。老人虚弱无力地躺在床上,青黄色的脸,说起话来不利索,已经不能下床走动了。满屋子充斥着压抑的气氛,张新和老人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周家,觉得周家没有一丝温情。
等晚上张新在网上见到了周海北,她首先问道:“那个老人是你的仇人吗,给他‘送钟(终)’,你那么盼着他早死啊!”周海北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他强调说:“确实是我父亲,他怎么了?”张新回复说:“你父亲病得那么重,好在我机灵,我没有从兜子里把钟拿出来,要不成了‘送终’了,这不又把钟拿回来了。我正找你,想把钱退给你,这种缺德的事我可干不了。”
两人聊了会,不欢而散。周海北无语了,关掉电脑,他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二十多年和父亲没有解开误会,在他的心里,他总是惦念着明天去看望父亲,这个明天几十年来一直成了明天,他鼓不起勇气跟父亲说声对不起。他真期盼自己有很多兄弟姐妹,去家里照顾已不能自理的父亲。
当年,父亲非常喜欢那只三五牌座钟,现在他就买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其实,他无时无刻都想填平和父亲积怨的鸿沟,就像小时候一样,看着父亲给座钟上弦,看着齿轮有节奏地转动,听着清晰的滴答声,看着父亲在屋角的一旁修理工具;而他默默地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听着弄堂外传得老远的叫卖声。静静的夜,听着座钟的报时声,犹如是安眠曲,让周海北不能忘怀的,就是由座钟引起的思念。所以,他要送给父亲一只座钟,传递个信息,以此来表达对父亲不管不问的悔恨。
张新真是聪明人,要是莽撞的话,当场把钟拿出来送给父亲,那老人非得气坏了不成。想到这,周海北开始感谢起店主来。可他还不知道店主浦英和这次交易没一点关系,都是她女儿在冒名顶替办理这件事。深更半夜,周海北失眠了,耳畔老是不停想起呼唤声。打开电脑,“浦英”竟然还在线上。他主动搭讪,俩个人又聊了起来。
这一聊,周海北就如同面对一个心理医生一样,把真情实感一股脑地倾诉出来。此时的张新也被感动了,她说:“那还等什么?回来吧,听说你住的那条弄堂要拆迁。更重要的是你父亲的日子不多了,老人最盼望的就是亲人能在身边。”
周海北知道这一回到上海不是几天的事,兴许要陪伴父亲几年。毅然决然,短短几天内,他辞掉了汽车行销售经理的职务,打点行李,他准备马上回上海。
重回上海,假媳妇有真情
飞机降落上海,在人来人往的旅客中,一个女孩正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周海北的名字。张新瘦高的个头,齐耳短发,白净的脸,显得阳光向上。周海北主动上前问候:“你好,谢谢你来接我!”张新笑着说:“你好周叔叔。我特意来接你,上海比哈尔滨热多了吧。我预定的车等在外面了!”出租车一直把他们送到周海北的家。在弄堂口他们就下了车,这条马上就要拆迁的老弄堂堆满了杂物,车已经开不进去了。左邻右舍都忙着卖掉旧家具,对周海北的回归,根本没人认出他来。
刚刚踏入头道门,周海北本想说一声:父亲是我回来了!但他只叫了声:爸爸,就已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听到儿子的叫声,老父亲泪流满面,他用尽全力,伸出手臂,抚摸着儿子的头。老人说:“那时你还是个孩子呀,我不该那样对待你,应该把你留住,应该让你继续读书的……”周海北已经很久不说上海话了,他说着陌生又熟悉的家乡话,只有家乡的方言才能表达出他对父亲的思念。突然看到儿子的老人精神好多了,斜靠在床上,看着儿子一样一样拿出的北方土特产一一放在他床边。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