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军官对二八少女一见倾心
故事得从70年前说起,那时距离抗战胜利还不到一年。22岁的庄景在常州的街上偶遇了正放学回家的沈淑琴。他们的缘分就这么开始了,说来还很有浪漫色彩。当时的沈淑琴是一个初中的学生,清新亮丽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水仙,虽然外表看着娇弱,但神情里透着一股倔强的傲气。庄景被深深吸引了。他到处打听,这个女孩是哪家的姑娘。
好在这是一个小地方,读书的女学生本来就不多。沈淑琴的父亲在当地又小有名气,所以庄景很容易就打听清楚了沈淑琴的出生背景。沈淑琴是家中独女,她的父亲曾参加过北伐战争,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员,曾官至将级,因年事已高,又顾及妻女的安危,不久前刚退役回到了家乡。
庄景的心里默默叫好,他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刚从战场回来,应该跟沈老爷子有共同话题。他作为后辈去拜访前辈,是多么光明正大的理由。
庄景买了整整5袋的礼品到沈家准备拜访沈淑琴的父亲。没想到,沈淑琴的父母不在家,他被沈淑琴堵在了门外。再次见到心仪的姑娘,即使沈淑琴没给他好脸色,庄景心里也暗自开心。沈淑琴因为从小跟父亲随军,见过不少当兵的有不良嗜好,所以对军人没什么好感,觉得他们大都是粗人。她毫不客气地把庄景赶走了。当时的沈淑琴自然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将会是自己的丈夫,而庄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娶到这个漂亮又率性倔强的女孩。
第一次的碰壁对庄景来说根本不算挫折。他是经历过生死的人,这点困难怎么会难倒他?不久后,他又一次上沈家拜访,见到了沈淑琴的父亲。他跟沈老爷子说起自己的出生和经历。
出生于富农之家的庄景在高中毕业后考入了黄埔军校分校第十七期工兵科。在读书期间,当时国民政府为培养抗战军事人才,支持美国西点军校在国内招生。800多名学生应考,西点军校只录取30名,庄景被录取了。然而,日军封锁了航道线路,隔断了庄景赴美的路线。庄景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独立工兵团的排长,参加了抗日战争。在著名的龙衢战役中,庄景目睹了一个个战友在他身旁倒下。一枚炮弹飞来,他也受伤昏了过去。比起牺牲的战友,他算是幸运的,只在脚背上留下了刺刀的划痕,在后背留下了弹片划过的伤疤。这段日子,庄景所在部队刚好在此地做休整,所以他才有机会遇到了沈淑琴。
说起战争的残酷,沈老爷子也给庄景看了自己身上的伤疤。两人越聊越投机。之后,庄景时不时地到沈家和沈老爷子聊军事、政治。沈淑琴的父亲对庄景夸赞有加,说他为人忠厚又有才学。庄景也是常州人,只是他家与沈家相隔甚远。得知庄景的父亲是私塾先生,一家都是知书达理的人,沈淑琴的父亲有意将女儿许给庄景。
庄景上门次数多了,与沈淑琴的接触也多了。沈淑琴发现,庄景跟她以往看到的那些当兵的不一样,他很细心也很有学识,还能在功课上指点她。听他讲战场上的事,沈淑琴对他肃然起敬,觉得他是一个英雄,于是芳心暗许。两人可以说是郎才女貌,一对良缘。然而,因为他们生在了特殊的年代,所以注定了坎坷。
不久后,庄景的部队开往了前线,抗日战争随即胜利了。庄景不愿参加内战,逃回了老家。东躲西藏了一段日子后,他和家人一起到沈家提亲了。当时沈淑琴才16岁,她不愿这么早结婚,于是两家人决定先订婚。虽然只是订婚,但仪式一点不马虎。他们摆了酒席,庄景还买了一对黄金戒指,他和沈淑琴一人一只。
1947年,订婚后,初中毕业的沈淑琴到庄景家所在县城的红十字会工作了。而庄景和县城里的几个进步青年,一起办起了学校,他们想让更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有书读。当时办校相比现在算是简单的,教学地点就是他们所在地的祠堂,老师就是他们自己。课桌椅和书本大家一起凑。庄景卖了家里分给他的几亩地,把钱都花在了办学上。学校创立之初资金困难,庄景和沈淑琴商量,卖掉了他手上刻着沈淑琴名字的订婚戒指。沈淑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些是身外物,我不在乎的,你办的是大事、好事,我支持。”
庄景和另外几人共同创办的这所学校正是如今常州有名的厚余中学。当时,学校不收取学费,学生半天劳动,半天学习,劳动所得作为学生自己的伙食费。庄景他们就是想让学生们明白自力更生的道理。
沈淑琴常常和庄景以及那些有学识的进步青年在一起,她的心也按耐不住了。她自小爱读书,一系列古典文学名著的熏陶,让她自小就有了女子当独立的感悟。想要独立,就要读书。无奈,家境贫寒,父母供她到初中毕业已经不易。她的父亲虽然曾是军官,但是为官清廉,退役后收入微薄,她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她听说苏州有助产士学校,读三年毕业后就能当助产士了,她很想去。她唯一的财产就是手上的戒指。她跟庄景商量卖掉戒指,庄景一口答应了。还没结婚,两人的订婚戒指就都变卖了。
沈淑琴上学一年多,新中国成立了,学校关门了,她不得不暂时终止了学业,回到了父母身边。庄景他们办的厚余中学被纳为了国家公立学校。庄景被分配到松江的光启中学(松江二中)任教导主任。当时,松江仍属于江苏省。
1950年,沈淑琴的父亲去世了,她没有放弃自立的念头,她想复学。庄景全力支持,每月按时给她寄生活费并负担了她的学费。能再次走进学校,沈淑琴心里对庄景的理解和支持充满了感激,她更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姻缘。
近20年的分别,他们依旧不离不弃
1952年,沈淑琴和庄景正式结婚了。一年后,沈淑琴毕业了,她被分配到松江的中心医院工作。那时,可以说是庄景和沈淑琴年轻时生活最安逸的时候。他们时常会回忆从相识后所经历的一切,多年战乱,生活疾苦,如今夫妻两人一个在医院工作,一个在学校工作,日子过得安定而幸福。他们想像着将来的日子也会这么美满下去。
1954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一年后,他们又添了个女儿。1957年底,小女儿也出生了。三个子女相继出生,他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谁也想不到幸福会戛然而止。1958年3月12日,沈淑琴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早晨,对沈淑琴和庄景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他们各自按时出门上班。然而到了吃晚饭时间,沈淑琴一直等不到庄景回来,等到的是几个气势汹汹的陌生人。他们说,庄景不会回来了,他已经被定罪为“历史反革命”,要劳教3年。他们让沈淑琴交出户口本,然后带点庄景的日用品去看守所探视。
突然之间,晴天霹雳,沈淑琴根本来不及反应。嗷嗷待哺的小女儿只有4个月大,最大的儿子实足也才3岁,他们的爸爸就要被抓走了。沈淑琴把小女儿交给妈妈,自己带着儿子和大女儿去了看守所。夫妻见面,没有机会多说什么,沈淑琴为了让庄景放心,只说:“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的,等你回来。”庄景紧紧握着沈淑琴的手,把她的都抓红了,千言万语都在这执手之间。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只会哭着叫爸爸,沈淑琴却没有流一滴眼泪。她知道哭没有用,只会让庄景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