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于1997年;制片/雍和;编剧/马尚龙
1980年,在上海最高雅的淮海路东端柳林路上,开设了一个小商品市场,这又是一个第一,是全国第一家小商品市场,原来仅仅是给待业青年混口饭吃的,但是这个小商品市场很快转向,卖的大多是福建甚至走私来的服装,后来成为上海三大服饰市场之一,1996年随着淮海路改建而撤销;1984年,同样是在淮海路,柳林路向西大约2公里的华亭路上,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市场开张了,卖的几乎都是进口服装,上海时髦女人对世界品牌的认识,是从华亭路开始的;2000年华亭路市场转入仍旧是在淮海路上的襄阳路市场,直至2006年襄阳路市场撤销。其实在华亭路市场兴盛之时,与北京的“秀水街”和广州的“高第街”齐名,或许卖的服装进货渠道也是相差不多,但是真正名扬海内外的,还就是上海的华亭路市场。这条小马路仅732米长,宽也就是几米,摊位却有400多个,每分钟的人流量约150人,每天约10万人次。有的航空杂志的地图上还标有“华亭路服装市场”的字样。一度,“华亭”是时尚、时髦的代名词,是流行、潮流的集散地。据行家评估,“华亭路服装市场”的无形资产可达几千万元。后来的襄阳路市场更加波澜壮阔。“秀水街”和“高第街”则早已经淡出了时尚的视线,其他地方的服饰市场更是默默无闻。为什么上海就可以长盛不衰?或许是应该给上海女人记上一功的,她们对服饰善于选择的灵气,她们的选择决定了商贩的进货走向,她们的选择还决定了外地游客的选择走向,甚至,一个上海女人在华亭路上走,她一身的搭配,已经进入了外地游客的视线。所以,有一个因果关系谁都没怎么细想,而且也想不清楚:到底是上海女人培育了华亭路?还是华亭路滋润了上海女人?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