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是王凯的生日,他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今天34岁,今天辞职了。从此问心而生,随性而活。决定不容易,但说出来就是春暖花开。” 宣布正式从央视退出。
很多人很惋惜,《财富故事会》多火啊,王凯把每一个创业者的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观众们看得欲罢不能,这个节目一度成为央视的金牌节目。
离开央视,王凯并不后悔。他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更大的空间等待着讲故事的人去探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开始蓬勃发展。他初步见识到新媒体的影响力是在2011年。有一天,王凯打开衣橱,里面大量在节目中穿过的中式服装让他发愁。有些衣服才穿过一次扔了怪可惜的。于是他随手发了条微博:“每个主持人都有一大堆淘汰下来的出镜装,也有很多朋友问过我能不能买到一模一样的。我突然有个想法,开个网店,把每件衣服配上原主持人的出镜照片在网上卖掉。然后把钱捐给‘天使妈妈’这样的民间慈善团体。”
这算王凯自己的事儿吧,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内,这条微博转发量竟然超过千次,这其中不仅包括他的同行,很多演员、歌手、模特也都期待参加,有的网友直接在微博上@他,并且点名说想要重金购买谁的衣服。
王凯算是被微博的力量推着往前走,总觉得吼完这一嗓子之后还是应该承担点责任,于是他创办了“爱心衣橱”基金。截至目前,爱心衣橱的捐款总额达到1600多万,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加入进来,给8万多名偏远高寒地区的儿童送去了冬日的温暖。
王凯在新浪微博上有近200万的粉丝,那是他自己的“媒体”,这个媒体比央视要小,可是能让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王凯最喜欢做的事情不是主持,而是配音,那是他大学时的专业,老本行。他在家里弄了个配音室,桌面上铺上软布、头顶上挂上丝绒、四周拉上窗帘,准备好话筒、耳机、放大器。下了班后,宅在家里录制小说《射雕英雄传》,前前后后录了五十多讲,每讲二十多分钟。录完就发到网上,也不管谁听,就是为了自己过瘾。王凯说,主持是他的职业,配音是他的大欢喜。职业会有妥协,爱好不会。
两个女儿出生后,王凯每天都要给女儿讲三四个故事,遇上要出差的时候,他把故事录下来放给女儿听,感觉就像爸爸在身边讲一样。
有一次,他把录制的故事放到幼儿园的家长群里,没想到家长们很是喜欢,要求王凯再多发一些。王凯把这些故事放到微博上,同样被转发了几百遍。于是,他又建了“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账号,把每天给女儿讲的故事第二天放到微信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反响很火爆,每天的粉丝量都蹭蹭蹭地上涨。
一开始,王凯没太把这个微信公众号当回事,只觉得通过每天讲故事,自己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不由自主地花越来越多的心思在上面。
“凯叔讲故事”的开头要念一段节目广告,每天都是自己念多单调啊,王凯想到了互动,他邀请听故事的小朋友们参与进来,征集“凯叔小主播”,和他一起念插播的广告。参与的孩子把广告词录了发给王凯,然后再和王凯的声音剪辑在一起。每天的广告都是不同的孩子播的。孩子们高兴,家长也天天盯着听。如此,每一个小朋友都成为传播的种子,宣传效果出奇地好。
很多家长在睡觉前打开微信,给孩子听一段“凯叔讲故事”。可凯叔讲的故事太生动了,孩子听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睡觉,这可怎么办?听到这样的反馈,王凯固然乐不可支,不过也要替家长们分忧啊,孩子们睡不好,第二天的学习生活肯定要受影响,故事再好,也不能多听啊。
想了几天,王凯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在故事的内容上做了一个调整。每次讲完故事,王凯会说:“宝贝现在把眼睛闭上,凯叔给你读一首诗。”在每个故事结尾念一首诗,读五到七遍,每一遍比上一遍小声一点,最后似有似无。故事隔天一更新,但睡前诗一周就重复一首。
当天,家长的反馈像潮水一样涌来。很多家长说,孩子听了三遍就睡了。于是家长们给“凯叔讲故事”起了一个外号,叫“哄睡神器”。
让王凯惊喜的是,一周之后不少人告诉他:“没觉得孩子认真听,可故事后面的古诗怎么他全给背下来了?”我们成人能背下几十首诗的已是少数,可如果孩子这么听下来,起码一年能熟悉50多首诗。背下来不是目的,这个年纪只要不反感愿意听,古典文化的音韵平仄之美就能滋养他一辈子。
高晓松的《晓说》火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也赚到钱了,王凯这时候觉得,“凯叔讲故事”也能成为正经的创业事,终于在2014年4月,他成立了团队,准备把“凯叔讲故事”打造成一个像迪斯尼一样的亲子品牌。
王凯说:“我人生得意之处是讲故事,从小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是从讲故事中学来的。很多人问什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说我不认为成功有‘学’,如果非要说,那就是沟通能力,任何一种成功都来源于沟通。你能把故事讲好,用打动人的方式把你的思想告诉别人,体会到人家没表达的想法是最好的训练孩子的办法,故事可以撬动很大的市场。”
王凯本来没想着收费,但用户希望收费做一些增值服务的产品。经过和用户沟通、投票决策,最终王凯确定打造第一个收费产品《凯叔西游记》。
王凯说,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为孩子改编、讲述过一部完整的《西游记》,他愿意做这件事。在创作《凯叔西游记》的过程中,王凯有过一些困惑,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孩子们才最爱听。那就听孩子们的意见吧,他把录制的每一个章节的小样发给用户,大家一起讨论。
最后面市的《凯叔西游记》设计成一个铁盒子的包装,里面有玩偶、有U盘、有绘本。绘本里面所有的插图都是“凯叔讲故事”的小用户画的。
今年的众筹模式很火,王凯也活学活用。他和罗振宇在网上发起众筹,为孩子们组织一个失控儿童节。在活动发起的第二天就有三百多个志愿者,三百多个赞助商家参与进来。15天就把这个失控儿童节筹办了起来,每个来到现场的孩子都拿走了一个大人不可能搬走的30多种礼物,王凯也算是见证了互联网众筹的奇迹,这种线下面对面的活动,让孩子们感觉到“凯叔讲故事”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了。
2014年6月的一天,有一个妈妈发微信给王凯,她想开一个凯叔主题的绘本馆,让孩子们在这里翻开绘本就能听到凯叔的声音。问王凯可不可以把品牌和音频授权给她,她可以交一些品牌授权费。王凯觉得这事太好玩了,他说:“我不要钱,只要你给用户做好的服务,我这个品牌免费授权给你。而且,我可以给你更多。”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