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才是最纯洁的事?

  不久前,新浪一条微博引发争论:一个认识十几年的朋友,被他很信任的老板坑了。他说每次和老板谈钱,老板就转移话题——放着钱这么纯洁的东西不谈,谈别的。

  不愿意谈的东西就是不愿意给的。钱往往更纯洁,直接体现价值,感情易被利用,有时还生龌龊。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丁磊谈起某社交软件里的某一项功能,评价这是一个毫无道德的设计,好比“五星级酒店楼下开的妓院”,“你让小孩子怎么使用?”

  还有一个细节是,丁磊曾愤怒地把一张暴露的美女照片打印出来,贴在门户频道一位主编的墙上。“如果谁再上这种图片,我就把照片打印出来寄给他父母。”婚恋市场刚起热度时,网易推出同城约会,当发现涌入大量“小姐”后,丁磊关掉了它:“有人投诉我们,我没必要为此背黑锅。”

  丁磊的道德洁癖,自有其经济价值。总体而言,现在做坏人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做好人的回报也越来越高了。所以道德不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个经济问题。

  最近,有份商业报告倍受世界关注,报告中提出了几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没有全球顶尖的国际品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占了59席,但在全球Top 100的品牌榜中,却一席都没有?这份报告最后总结,是中国商人太想发财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

  其实,赚钱与社会责任不矛盾的。

  麦克尔·罗奇格西是一名经历奇特的美国人,他1952年出生,以优等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此后他前往印度,成为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他潜心钻研佛法25年,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格西(佛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当他回到美国后,他把自己在《金刚经》中领悟到的空性运用到自己的商业经营上,贷款和朋友创立安鼎国际钻石公司,该公司以5万美元的资金起家,1998年后安鼎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美元的全球大公司。

  之后,有“佛商”之称的麦克尔,把他的商界体验写成《当和尚遇到钻石》(The Diamond Cutter)一书,一上市就博得好评。这本书被不断翻印,并先后译成25种语言。在自己的钻石公司财源滚滚而来之际,麦克尔·罗奇格西却全身而退,开始专职于教授佛学、著书、演讲……

  很多人说“无奸不商”,做生意是不是违背你遵循的佛法经义?他说:他做生意有三个原则:第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赚钱。在经典教义里,钱本身没有错,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关键是要用什么方法赚钱,钱从何而来、如何让它源源不断,以及对钱的心态。事实上,赚钱也可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不论是做生意赚钱,还是修行古老的西藏智慧,都是为了充盈我们的生命,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只懂得赚钱,却不顾自己与他人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称为商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