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服药时应该多喝水。但有些药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用时不仅不能多喝水,甚至不能喝水,否则会降低药效,甚至失去作用。
首先是止咳糖浆 这类药味道甜腻,有人喝完后习惯喝水冲淡一下。实际上,其止咳成分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以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水会稀释药液,减弱止咳作用,所以服用该药后,应过半小时再喝水。
其次是胃黏膜保护剂 胶体铋剂、氢氧化铝混悬凝胶,止泻药蒙脱石(思密达)等药物进入胃肠道中会变成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盖在受损的胃肠黏膜上。如果多喝水,会使覆盖在受损胃肠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建议服该类药半小时后再喝水。
此外,清咽含片等含片的有效成分会黏附在咽部,服后至少5分钟内不宜喝水,最好隔半小时再喝。
大家不难看出,这些药都是黏附在黏膜上起效,服药时喝水,会影响其发挥作用。对多数人而言,除这些药外,其他药服用时应多喝水。但水肿者,心、肾衰竭患者如果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这些人服药期间该喝多少水,在什么时候喝水,应视病情听取医生的具体建议。
据《生命时报》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