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婆婆激杀博士儿媳,代沟难平谁的错

  本刊观点

  得有多大的恨,才能使一个乡下老太太对自己的儿媳举刀相向?行凶前,她冷静,理智,早有预谋,而无辜的女博士到死也不明白,婆婆居然非要自己死而后快。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所有的指责和愤怒似乎都是无力的,因为她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爱——为了自己的儿子能早日解除痛苦。

  中国家庭中,婆婆和媳妇似乎是天敌,相处融洽的很少。为了一个共同的男人走到一起,这是两个素昧平生的女人不得不处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原因。而争夺这一个男人的爱,也成为两个人矛盾的根源。所以,既是丈夫也是儿子的男主人公在这场争斗中的表现就至关重要。然而,在这样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里,男主人公宁亮,却缺席了。对于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他不但没有用智慧去化解,反而用视而不见,用麻木和逃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最后,面对妻子血淋淋的尸体和自己的亲娘锒铛入狱这样的结局,他恐怕,已欲哭无泪了吧?

  男人,如何在家庭关系中,调解好来自不同地方思维完全不同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沟通好两者的感情,成为我们面对类似的家庭悲剧时所必须面临的思考。

  

  2010年11月26日,常熟某大学老师、女博士刘菲被人残忍地杀死在家中。命案发生3个小时后,刘菲来自乡下、只有小学文化的婆婆王秀平走进常熟市公安局投案自首,主动交代了杀害儿媳妇的犯罪事实。消息传出,刘菲的朋友家人悲痛万分,他们称刘菲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婆婆生病后,她不惜拿出全部积蓄给婆婆治病,并将患有糖尿病、生活困难的丈夫的哥哥接到身边照顾。媳妇如此贤惠,婆婆为何要举刀相向?

  

  家里来了乡下婆婆,高知家庭矛盾频发

  

  刘菲1979年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父亲刘文奇是常州一所大学的教授,母亲姚淑兰是一名副教授。1998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刘菲被常熟一所知名院校聘为老师。之后,刘菲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同时也是同事的宁亮。

  宁亮很细心,天气冷了、热了,都会提醒她加减衣服,对刘菲的喜好,他也记得清清楚楚。宁亮的温柔体贴让刘菲动了心,两人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可没想到,这段感情却遭到了刘菲父母的反对。

  说起女儿的这段感情,刘菲母亲一直后悔自己没有反对到底:“小菲告诉我,宁亮老家在甘肃,家里有个离过三次婚的老母亲。我知道像宁亮这样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有了成就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报答父母,以后成了家,很有可能会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我们怕婆媳文化、性格上的差异,会让女儿以后受委屈。知道我们的担忧后,宁亮一再向我们保证,他母亲在老家有房子,不会来干扰他们的生活。见女儿心意已定,我们只得同意。”

  2005年11月,宁亮和刘菲举行了婚礼。婚礼上,刘菲68岁的婆婆王秀平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妈老了,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你放心,在妈心目中,你跟闺女一个地位。”王秀平虽只有小学文化,但她说出来的话句句暖了刘菲的心。可没想到,刘菲和宁亮的婚姻很快就遇到了考验。

  那是结婚后不久的一天,宁亮下班回来后告诉妻子:“妈说想来看看我们。”婆婆想看看儿子媳妇,刘菲能理解,可结婚后,她跟丈夫两人住着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教师宿舍,年轻人挤点没什么,她怕地方太小婆婆来了不习惯。宁亮一再劝妻子:“妈来待几天就回去,挤挤就挤挤吧!”刘菲想想也就答应了。宁亮不放心,再三叮嘱妻子:“妈供我上学不容易,老人来了之后,你千万对她好点。”刘菲知道婆婆三次婚姻都不如意,丈夫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和哥哥,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一定吃了很多苦。她笑着向丈夫保证:“我一定把妈照顾好,让她高高兴兴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去。”

  谁知道,把婆婆接回家后,刘菲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原本,刘菲在学校也有一间单身宿舍,她早就把房子收拾干净,准备让婆婆住。谁知,婆婆却不愿意:“我来就是想看看你们,也想跟亮子说说心里话,要是让我一个人住到别处去,这跟在老家有什么区别。”刘菲看了看屋子里唯一的一张床,问丈夫怎么办。宁亮对妻子和母亲说:“今晚咱们三个人先挤挤,明天我去买张钢丝床。”

  那天晚上,刘菲一直听见婆婆和丈夫聊天,两人聊得很开心,似乎忘了她的存在,这让新婚的刘菲心里异常堵得慌。第二天,宁亮去买了张钢丝床,放在了大床旁边,本来他打算自己睡钢丝床,让母亲和妻子睡大床。王秀平怕媳妇不高兴,坚决要自己睡。本以为婆婆住一段就会回去,可一个月后,王秀平突然宣布一个决定:“你们这么忙,以后我就留下来照顾你们,反正我在老家闲着也是闲着。”这个决定一下子震蒙了刘菲夫妻俩。宁亮虽觉得不方便,但不忍拒绝老人的好意,只能去说服妻子同意。刘菲是个心肠极软的人,禁不住丈夫一再说好话,最终答应了。得知这事,热心的同事都劝刘菲:“你一个大学老师,她一个乡下老太,一旦有了争执怎么沟通?”这些刘菲都想过,可看着丈夫高兴的笑脸,她想就算受点委屈也值得。虽然自己留了下来,可王秀平想不通,这个家是儿子的,她住下来凭啥要经过媳妇同意。为了证明自己真的能帮到忙,老人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怕婆婆辛苦,刘菲回来总是抢着做家务,有时忙不过来也让丈夫帮着做。

  2006年4月的一天,刘菲和丈夫下班回到家,见婆婆正在洗菜煮饭。她忙挽起袖子,对丈夫说:“你洗菜,我来切,让妈歇一会儿。”看着儿子在媳妇的“指挥”下忙进忙出,王秀平很心疼,一把夺过儿子手中的活,坚持要自己做。刘菲根本没想那么多,她以为婆婆在老家忙惯了闲不住,便让丈夫去办公室备课。儿子走后,王秀平跟媳妇唠起了家常:“在我们老家,男人只管下地干活,家务事都交给女人,我跟亮子爸结婚那么多年,他家务事一点也不会做,回到家就等吃饭。做女人的,把丈夫照顾好就比什么都重要。”刘菲隐隐约约明白了婆婆话里的意思,她对婆婆说:“妈,我跟宁亮工作都忙,家务事谁有空谁就多做一点,谁规定就一定得女人做?”媳妇的话让王秀平羞红了脸,她以为媳妇是嫌她没见识,便不再说话,宁亮回来吃饭的时候,她也默不做声。

  见母亲不高兴,宁亮吃完饭后把妻子悄悄拉到一边询问,刘菲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宁亮听完后,忍不住责怪妻子:“妈一辈子好强,你说她没见识,老人该多难过。”“我什么时候说她没见识?我只是说家务事咱们俩分担着做。”刘菲觉得自己很冤枉。宁亮拍拍妻子的肩膀,安慰她:“算了,算了,妈老了,又没文化,你可是大学老师,啥事别和她计较,她爱说啥你听着就是了。”丈夫的话让刘菲有些不舒服,老人说的话如果有道理,那肯定得听,可如果是错的,难道也要照办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