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朋友有脚后跟痛的经历,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按摩后会逐渐缓解,即便反复发作,也可能会被忽视,被认为是人体逐渐衰老的一种副产品。其实并非如此,这可能是得了“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征,主要指足跟底面疼痛。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造成该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或退行性病变后出现足跟脂肪垫萎缩、骨刺等。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接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那么,中老年朋友又该如何预防跟痛症的发生呢?
1.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2.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鞋内最好垫有薄的鞋垫,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还容易损伤足部。
4.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行动不方便者,每天可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
6.高钙饮食,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动物骨头汤,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牛奶、豆浆。100克豆腐渣中含钙100毫克,几乎与牛奶的含钙量相等,是最价廉、最易得的补钙佳品。
7.体重不要超重,以减轻足部的压力。
此外,一旦中老年朋友检查患有跟痛症,可以每日踩鹅卵石5分钟,促使纤维组织软化,在海绵鞋垫的足跟处挖一洞,使行走时疼痛处少受压,有利于疼痛缓解。在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症状较重或经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据《上海中医药报》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