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创立全国第一的添加剂公司
这是30年前的事情了。
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工作是向食品加工集团、地方食品加工厂及个体商店等客户推销添加剂。
刚进公司的我首先看到的是添加剂的化学名称: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甘油脂肪酸酯……
我在大学是学化学的,所以对化学名词十分熟悉,但还是感到些许惊讶:那些东西竟被用在我们吃进嘴里的食品上。
而初次见到食品加工现场时则更为惊愕,添加剂的效果实在太了不起了!
暗土色的鳕鱼子原料,只要把它放在添加剂里浸泡一个晚上,就会变成像婴儿肌肤一样粉嫩的鳕鱼子。
浅褐色干瘪了的萝卜,如果在添加剂里泡一晚的话,就会变成漂亮的黄澄澄的萝卜咸菜。咬起来咯吱咯吱,口感也好,谁都会觉得味道不错。而且由于使用了添加剂,比起以前的咸菜来盐分更低。这样对身体也有好处,我发自内心地佩服。
我觉得遇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
好,我要加倍努力,创立全国第一的添加剂公司。
年轻的我心里燃烧着激情。
要创立全国第一的添加剂公司,必须了解一线生产,所以我首先要不断积累一线生产的实践经验。
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比如,我凌晨四点钟就起床去鱼糕(一种高级的鱼糜制品)工厂帮忙。这样的食品加工厂一般开工时间都很早。我在那些打零工的阿姨中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鱼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造技术。
工作结束之后,我再接着去上班。有好几次在公司早晨集会的时候,同事们都奇怪地问:“咦?今天怎么有股鱼腥味?”
这样在生产现场待熟了,就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如需要在什么食品里加什么样的添加剂等,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人际关系。
出卖手艺人灵魂的“恶魔私语”
某个面馆。
那家店的手擀面颇受好评,客人也络绎不绝。
老板的目标是开设多家连锁店。
但是,做手擀面的师傅很难培养。即便将擀面技法传授给在厨房工作多年的人,他也根本无法达到老板自己的水平。
做手擀面的技能是要经过常年练习才能培养出来的,光看是看不会的。
此时,该我登场了,我要开始“从旁指点”。
“和面的时候加进面筋粉的话,就很容易做出筋道顺滑的面条。然后,再加进这个和那个,会更加容易。”
说完,我又提议使用乳化剂、磷骏盐等数种添加剂。
实际上,用了这些添加剂,手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随便谁都能轻松做出筋道的面条。
只是,和正宗的手擀面比较起来,这种筋道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只吃这一种面就不会有感觉,所以还是能糊弄过去的。
我还提出了汤的简便做法。
“在店里做会来不及。如果在工厂大量生产桶装汤的话,那样会比较快捷而且便宜。”
于是,我开始开发类似那家面馆味道的汤。当然,我用了化学调味料(属于“呈味剂”类,具有增强鲜味的调味功能)、酸味剂等添加剂,压低了原料的价格,最后将其装入加仑桶以便于运输。
“把这种汤稀释十倍,就可以用了。”
老板非常高兴。本来,做手擀面都是用脚踩和面,加上发酵,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添加剂的存在,这项工作就变得很轻松,而汤也可以直接从桶里取出,兑水稀释就行了。
另外,我还劝说他在煮面的锅里加入酸味剂。这样,面的切口处就不会黏糊糊的了,煮出来也会好看很多。
这样制作面条就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而后,老板接连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店铺,我也很高兴。
某个鱼糕店。
那里的老板早上3点就起床,从市场上购回制作鱼糕的原料。他要把买来的鱼剖开、捣碎之后再蒸。因为每天用的鱼都不是一样的,肉的紧致程度也都各有不同,所以,他必须分清鱼的状态,在熬制和调味的过程中进行细微的调节。这就得靠手艺人常年积累的经验和感觉了。
老板手艺精湛老练,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鱼糕。
而有一天,老板对我说:
“超市方面说,我们家的鱼糕价格高卖不出去。让我们做些便宜的产品特价销售。”
对我来说,机会又来了。
那个时候,进口的冷冻碎鱼肉刚刚上市,我劝他以此为原料。这样,就不用天天起大早去采购,也不需要花工夫把骨头从鱼肉中剔出来。
然而,这种冷冻碎鱼肉一点味道也没有,根本做不出鱼糕的那种风味。所以要不断地往里加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以及大豆蛋白等才行。
“使用冷冻碎鱼肉,是手艺人的耻辱。”
当初老板也是不肯,我劝他说“这样在超市会很好卖”。听了之后,他开始思考该怎么办。接着我又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老板,时代变了。这么辛苦的工作,你儿子是不会继承的。”
这句话起了关键作用,于是那家鱼糕店舍弃了常年的“手艺活”,开始制作“添加剂鱼糕”。
“食品添加剂之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被人叫做“添加剂活词典”“食品添加剂之神”,当地的食品加工业者、手艺人都说“有事找安部”,有问题都来找我商量。
找我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而只要是有关添加剂的事,无论什么我都能马上回答出来,暂且充当起了“添加剂顾问”。
有一个制造商,因为这样一件事哭丧着脸来到我这里。
“我购进了大批便宜的藕和牛蒡,但外表全是黑的,有什么办法吗?”
像这种情况,只要使用添加剂,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将其漂白,真空包装后出售就可以了。”
听了我的建议之后,他买了一批漂白剂。我告诉了他使用方法、真空袋子的灭菌法以及哪些添加剂可以防止变色。
不久之后的一天夜里,我已经睡下了,那个制造商突然来电话。
“出了什么事?”我问。他惊慌失措地说:“那些藕出大事了,你马上过来!”
“怎么了?难道漂白失败了?”
“不,漂白漂得很好。但是,真空包装后刚开始出售,藕就开始从边上腐烂了,对方超市要求索赔,大事不妙了!”
腐烂的藕,有的黏糊糊的,有的变成了黄色,还有的变成了黑色,什么样的都有,不知道什么原因。而且同批生产的藕中还有一些是完好无损的,这真是不可理解。
“怎么,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不必去了。”
听他说完,我一下子放心了,打了个哈欠回答他:“那是因为你加热处理的方法不当。”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