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手机能拍照、发彩信,除此之外,如果你还拥有一个微信以及若干粉丝——这饭,就真没法吃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微信。
曾几何时,菜和人的关系是多么纯真!人就是吃策的,菜就是被人吃的。现如今,人不仅吃菜,还拍菜;幕不仅被吃,还要被拍。
一切呼朋唤友,各种热情寒暄,都只为了上菜的这一刻:举起森林般的手——但见那,林立的手机取代了本应如雨下的筷子:但听得,四起的快门声取代了答吧嘴声;上汤,拍汤;上菜,拍莱;上黄瓜,拍黄瓜;上胸脯,拍胸脯;上脑袋,拍脑袋;上马屁,拍马屁。直到把热菜拍成冷菜,方肯告一段落。
拍完了,该开吃了吧?不,此事绝不可善罢甘休。拍菜,你以为那是图个啥?就是为了发朋友圈。因此,拍完了,一手执箸,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嘴里胡乱塞几口:一手持手机,盯牢刚发的菜照招来了几个粉丝,惹出了几条评价,招惹了几个转发。
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活着和吃饭,都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传播和吃喝一样,皆为天性。
微博达人李开复老师是这样开导太家的:“发微博要吸引粉丝,不然你写了是给谁看的?就像一棵树在树林中倒了,没有人看到,那么它算是倒了还是没鲥?”
我个人的“微理解”是:吃菜没拍,等于没吃;拍了没发,等于没拍;发了以后没评论无转发,等于食物吃到肚里没消化,到了丕没排泄出来。
一个令人不无沮丧的事实是,拍菜不仅让下馆子发微信的人无法好好吃饭,还能让看微信的也无法吃好喝好。微信改变饭局,威力无远弗届,在这件事里,所有饭局中人和饭局外人,都无法置身度外。
微博改变饭局。微博更改变了我们的吃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烦心、闹心、疑心、恶心、不甘心以及想死的心。
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