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非诚勿扰》:办了一年,成了一对。”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对相亲这一“旧闻”的关注。如此效率,让人不禁感慨:世风日下,爱情难求。现实果真如此吗?本刊记者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开始了神秘的“相亲之旅”。
交友网站:小心!可能有怪人出没
26岁,没心没肺,这是我妈对我的评价。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工作还过得去,长相用亲戚朋友的话来说还算不错。经历过一两次失败的感情,原因只能概括为: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我妈唯恐我再一次“不懂”爱情,开始把找对象的话题成天挂在嘴边,在“每逢佳节被逼婚”之后,我也不禁开始反思:难道我真这么难嫁了吗?
当时正值《非诚勿扰》刚刚点燃相亲热,领导发话:“满大街都谈‘相亲’,你们怎么就没人去探探底,搞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呢?”一为领导的交办,二也为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我决定试一下。某个周末下午,我在一个交友网站上注册了账号,写了一段幽默的交友宣言和上传了几张美照后,就美滋滋地坐等大把男青年给我写信。“要是既找到了素材,又找到了白马王子,那就太完美了!”我想着想着嘴都咧开了。
哈哈,一个下午收到了一百多封信!我不仅感叹:交友网站是个好东西啊。“不贴邮票的,没诚意。信写太短的,也没诚意。没有照片的,莫非你很丑?长相抱歉的,还是算了吧。”在我的一番甄选下,一百多封来信连10封都不剩了。
我首先把QQ号给了一个看起来老实稳重的29岁的自主创业男子。在打完招呼通报完各自个人情况之后,此君突然给我传来图片一张,问:“这两个人你认识吗?”
“右边的不会是我们集团X副总吧?左边的不认识。”
“呵呵,他跟我关系挺好的。左边的你真不认识?”
“左边的是你,对吧?”我当时就对这个喜欢故弄玄虚的无聊男人产生了抵触情绪,“看来你对我们单位很熟啊?”
“我跟你们X副总挺熟的,之前老在你们这里开会,还在你们食堂吃过龙虾呢!你刚才不想说工作的事儿,下次见到他我直接问他了啊。”
这男人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幽默啊?还龙虾?你就算跟我们副总是亲哥俩,也得让你知道姐姐我的厉害!
“怎么?知道了身高长相不够,还得了解工作详细情况,跟你聊个天的门槛也忒高了吧?那要真跟你谈恋爱你不得上我老家公安局调查我上下好几代是否身家清白啊?”
我也是个舞文弄墨的人,嘴皮子必须利索。他可能是被我吓着了:“哎呦,你要不让问就不问了嘛。刚好过几天我真要去找你们副总,到时候找你出来见面啊。”
“看情况吧。”我其实已经把他列入了“不可能见面”的名单中。你个自恋自私的男人,一口一个“你们副总”的,认识我们大领导怎么了?是想看我趋之若鹜的巴结你,还是想让我们单位的人都知道我在交友网站征婚?然后我就得见人就解释:“其实我是去卧底的!”有病,这年头愿意从女孩角度考虑问题的男人都哪儿去了?
这是个意外,绝对的意外。我是个乐观的人,坚信网站上还有靠谱男青年存在的。这不,还有一封信,长度不错,文笔很好,还说跟我是半个同行。就是老了点——有三十多?“没事,成熟的男人更有魅力。”我这样想。——请叫我阿Q小姐!
聊天中我觉得此人沉稳、儒雅,聊社会和文学尤其深刻,我对他印象好了几分。他说他是一个公务员,业余写写小说和剧本。我把他的名字放进了百度搜索框——作家!出了几本书,剧本得到过某电视节的提名。有才而不外露,应该是个好人。在几次比较投机的聊天之后,我们约到一个西餐厅见面。
说实话,看到对方头上的“地中海”和得知年纪也已经四十有余之后,我确实有点失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看本质。实在不行,买卖不成交情在——不对,是相亲不成友情在。”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在聊了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之后,气氛比较愉快,我庆幸终于没有见光死啦。这时他的手机来了一通电话。“公司最近怎么样啊?挺好的,是吗?谁在帮你?那小女孩挺厉害啊,你行啊,找了个这么能干的马子。”
听到“马子”两个字从他嘴里蹦出来,我脑袋一嗡。还是个小女孩?这什么情况?他貌似刚意识到我的存在,匆匆跟对方说了句“一会细说”就收了线。气氛开始有点尴尬,还是作家先生先打开了话匣子。
“你知道HR影视公司吧?制作了好多热播剧的那个。”
“知道啊,怎么,找过您吗?”
“嗯,我给过他们三集剧本,然后他们就邀请我去北京详谈。演艺圈你也明白的,一群年轻美丽的女演员陪吃饭陪喝酒。”我却琢磨着,打开这个话题的意义何在啊?
他给我讲述了当天声色犬马的情形(此处省略一万个字)。我只有听着的份儿,并时不时的做惊讶状,虽说演艺圈那点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了。那故事的结局必然是他抗拒了种种诱惑,只专注于剧本创作。我想他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是想表明他是个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就算没有那通电话可能我都不会相信。
“年轻小姑娘很会花钱吧,养活得了自己吗?我认识一个XX银行的年轻女孩每个月都花费过万,都找我借了好几万了,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千块。”
我这人就喜欢反问。“工资不够花就找人借,那她怎么还你呢?都去借钱了也可能去求助父母了吧。”
作家先生愣了一下:“呵呵,再说吧,她有她的办法。”
几年的媒体工作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些所谓的社会潜规则,总觉得此次谈话有许多句都耐人寻味。我只求这次诡异的约会赶紧结束。对方看出我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崇拜与仰慕之情,也很配合的适时告别,也正如我预料的那样,谁也没有再联系过谁。作家,编剧;崇拜,仰慕……小女孩们,慎重啊。
电视相亲:我们都是好演员
再一再二不再三,经过上两次的经历我对交友网站死了心,可交友网站没对我死心:“您好,是X小姐吗?我是XXXX的工作人员。现在XX电视台在跟我们网站合作招募女嘉宾,我们觉得您的条件非常符合,请问您愿意参加吗?”
“电视相亲?是番茄台和芒果台那种形式的吗?”
“不是,是以男女嘉宾聊天形式进行的,这样了解更深入一些。没有那么多的嘉宾的。”看来这“无间道”还得继续当,不然哪算深入了解情况呢?
我如约来到某电视台听制片人给我讲节目流程。制片姐姐在了解了我大致情况后,问了我对相亲对象的要求。我形容了身高、人品好、有上进心等一系列“标配”后,制片姐姐面无表情,带着提示的语气说:“你说点实际的、特殊点的要求吧?比如房车之类的。”我试探性的问了句:“姐,那你觉得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呢?”心想:男嘉宾人选都定完了,这是在干吗呢?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