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娘的眼泪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2008年年底,安徽省24岁的小伙子米纪存在自家院墙废弃的老砖头上,发现刻有“述连”、“萍乡”、“欧阳”、“排上”等字样,一笔一划,苍劲有力。一段尘封30年的往事就此揭开……

  喃喃切切 母爱悠悠

  米纪存1984年8月7日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钱庙乡,母亲是个普通农妇,父亲则拉着板车沿街乞讨。1987年弟弟米纪稳出世,一家四口,固然清贫,日子过得却也和睦。

  慢慢懂事,米纪存忽然发现母亲的口音跟乡里人说话不同,而且不时自言自语。他去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吞吞吐吐说道:“你妈身体不好,别问那么多!”

  不久,米纪存和弟弟到邻居家玩,却听到邻居正在议论自己家的事。王婶子说:“那兄弟俩的妈妈啊,听说是从大老远拐卖来的!”张嫂子好奇地问:“真的?”“真的!……”弟弟问米纪存:“哥,什么是拐卖啊?”米纪存也不太懂,他心里窝着一团火,准备向妈妈问个究竟。

  那天晚上,米纪存故意在母亲身边磨蹭很久,等父亲和弟弟都离开了,他拉着妈妈的手说:“妈,你知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啊?”母亲一脸茫然地看着米纪存,摇了摇头,然后又开始喃喃自语。米纪存再也忍不住了,又跑去问正在修理板车的父亲:“爸,我妈到底啥病啊?她是不是被拐来的?”父亲抽着烟,幽幽地说:“你妈妈命苦,她现在病了,你们以后不要惹她。听到没?”米纪存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后来一连串事情,让米纪存明白了妈妈的病。她的脾气越来越糟糕,不仅不跟人说话,还开始打骂兄弟俩。一次,米纪存从学校回家,弟弟在家煮饭,他连忙放下书包去帮忙生火。这时,妈妈在身边唠叨着什么,兄弟俩谁也听不懂母亲的意思,面面相觑后,只能转过身各忙各的。母亲急了,抓着米纪存就打了起来。米纪稳连忙上去拉母亲,却也遭到母亲一阵好打。两兄弟虽然受了委屈,却不敢言语。他们让母亲坐下来,却发现母亲眼里早已浸满泪水……

  渐渐长大,兄弟俩还是零落从村里人口中打听到了母亲的经历。母亲确实是被人拐卖到安徽,和父亲成亲的。米纪存刚生下来时,母亲就患上了精神病。村里人分析,母亲这样很可能是思乡所致。

  米纪存与弟弟多方打听母亲被拐之前的地址,却无人知道。兄弟俩只好把心事埋在心底,不上学的时候,抢着照顾母亲。米纪存读县城中学时,每周回家一次,生活的重担落到弟弟身上。从小营养不良的米纪稳,在15岁时就得了腰间盘突出。大病初愈后,医生交代:“身子骨太弱,不能干粗活重活,一定多休息。”

  此时,米纪存已中学毕业,开始全力照顾母亲了。2002年,一辈子讨饭的父亲积劳成疾,很快撒手人寰。从这一刻起,18岁的米纪存开始承担起养活一个家庭的责任。

  父亲去世后,母亲发呆的时间更多,病情似乎更加严重。为了挣钱,兄弟俩都跑出去打工,米纪存把母亲拜托给家中的伯父,每到节假日就回来看她。

  让米纪存充满希望的是,在母亲意识清醒的时候,还是很疼两个儿子。看到儿子们回来,母亲就会翻箱倒柜,找好吃的给他们吃。有一年过年回家,弟弟米纪稳给母亲买了一双棉鞋,母亲拿着崭新的棉鞋摸了又摸,又给儿子推回去,她说:“不穿,你们都大了。留着钱自己盖房子,娶媳妇。”这一次,母亲的话说得很清楚。

  还有一次过节,米纪存从上海给母亲带回来一盒龙须糖,母亲打开看了又看,米纪存拿起一个送到母亲嘴里,她吃得满脸是粉,开心地喃喃自语。过了半年他再次回家,母亲高高兴兴地从抽屉匣子里拿出包裹好的袋子,递给米纪存。他打开来看,一坨坨长了绿色毛毛的白色融块。他忽然明白过来,这是上次自己带给母亲吃的龙须糖……

  那一刻,米纪存眼睛湿润了,他多么希望能从母亲嘴里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句“儿子”,多么希望母亲能清清楚楚地说一句:“儿子,你吃!”

  米纪存决定帮母亲寻到自己的亲人,解开她的心结。

  砖砖有字 字字苦涩

  2008年年底,米纪存在家陪母亲收拾屋院,他忽然看到院墙角落的砖头上刻满了字。他捡起这些砖头,只见上面刻着:“述连”、“萍乡”、“欧阳”、“小山田”、“排上”等字词。这些字词深深刻进砖头,一笔一划,像碑文一样苍劲有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前尘往事,让母亲念念不忘以至镌刻至此?他开始一遍一遍地把这些砖头拿到母亲面前,问着:“妈,这字都是你刻的,什么意思啊?”母亲遇到这个问题,不是沉默就是胡言乱语,问得多了,母亲就很不耐烦,甩手就走。

  2009年夏天,伯父给米纪存打电话,告诉他母亲走丢了,让他赶快回来。米纪存挂了电话,立刻赶到火车站。

  回到家中,伯父告诉他,母亲又一次在屋里刻字,刻着刻着就不声不响地走出去了。等发现时,村子里已经没有母亲的身影。米纪存看着满脸愧意的伯父,顾不得发火,他在村口挨家挨户的打听,穿什么衣服,什么口音,他还带着家中唯一一张母亲的照片,四处询问,终于问清她行走的轨迹。

  从中午边问边找,沿着家东头的大路一路追过去,米纪存终于在暮色四合的时候找到正坐着休息的母亲。她身旁放着一个装满塑料瓶的袋子,看见儿子来,母亲咧了咧嘴,笑了一笑。米纪存无声的走到母亲身边,蹲下身来,他一手提起袋子,一手拉起母亲的手,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偶然回头,他发现母亲正委屈地抹着眼泪。是啊,母亲孤身一人在家,怎会不孤单寂寞呢?何况她再也没有亲人在身边了!米纪存决定加快帮母亲寻根的脚步。

  事情在2009年10月28日有了转机,那天,米纪存再次拿砖头研究,突然一拍脑瓜,想到母亲虽然说不清话,但会写字……他拿来纸笔,递到母亲手里:“妈,你以前住哪啊?”不知是不是因为母亲那一刻正好清醒,她听话地拿起笔,工工整整地写下:“萍乡市排上公社小山田大队”。米纪存喜极而泣,这不正是那些砖头上的词组密码嘛!

  破解密码当天,米纪存就打算带母亲去寻亲。他先去村委会开户籍证明,带着写有“周元秀”名字的介绍信出发了,周元秀是母亲的名字。萍乡市在江西省,由于母亲的记忆停留在60年代,现在已经找不到地址中的“排上公社”,而是排上镇小山田村。

  米纪存牵着母亲的手风尘仆仆赶到萍乡,一路打听找到小山田村,已是傍晚时分。他找到村委会书记说:“我妈妈叫周元秀,我来找她的亲人。”书记想了想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啊!”米纪存拿出户籍证明,书记看过还是摇头。这个结果如同当头一盆冷水,米纪存沮丧地拉着母亲的手准备离开。没想到刚走一步,却听见母亲清晰地说:“他是我弟弟。”米纪存不在意,继续拉着母亲走,母亲只是不停地说:“他是我弟弟,他是我弟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