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我东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城,仅仅用了29个小时。 守城的国民党将领本以为,固若金汤的天津城,至少能坚守三四个月。 守方的估计,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当时他们的城防工事修筑已登峰造极,碉堡
1949年1月,我东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城,仅仅用了29个小时。
守城的国民党将领本以为,固若金汤的天津城,至少能坚守三四个月。
守方的估计,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当时他们的工事修筑已登峰造极,碉堡林立,沟壑纵横,整个天津都堡垒化了,光沿着护城河的碉堡,就有385个。如果今天你去天津,还可以看见一个。
而攻方的胜利,也正是因为天津地下党掌握了完整、准确的工事图。
攻城时,我军最高指挥所的墙上,挂着两幅偌大的地图,一张是天津城区地图,一张就是天津城防工事图。
那图之细致,细到每一工事的位置,每一碉堡的高度,每一沟壕的深度。可想而知得手的难度。
偌大的天津城,需要很多人分头行动,每个人的每一行动都险象环生,但他们完成了。
完成的过程不细说,想说的是完成之后怎么拿出城,并安全送达解放区。
大战之前,形势已剑拔弩张,进出城门的搜查极为严厉,所有口袋包裹行李都要翻到底朝天。
地下党员将两幅老头儿老太的照片放大,分别装好相框;将城防图拍成微缩照片,技术处理后附在照片的背面。
出城门时声称,是为乡下逝去的祖宗祭祀用的,就通过了关卡。
路程三四天,火车换马车,一路各种查验都这样对付过来。好不容易进入两不管地带,再走一段就是解放区了,忽然冒出来两个土匪,不由分说把所有东西都抢走。
急得高喊:钱都给你们,死人上供的照片你们没有用的啊!
土匪就把照片——城防图留下了。
好冒险啊,细想又合情理。我们的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包天,是看准了一点:人应当是有所敬畏的,即便他是敌军、是土匪。
天津城之大捷,除了解放军和地下党员的功绩,不可小看传统道德力量的功绩。
吴春雪//摘自2010年3月5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