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上课时,两人的座位离得很近,因为近,而有了些许的好感。这好感起初很淡很淡,最少离所谓的爱还差得十分遥远。但两人却有口无心地向各自的家人提起了对方,也许是一种随意,也许是有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上课时,两人的座位离得很近,因为近,而有了些许的好感。这好感起初很淡很淡,最少离所谓的爱还差得十分遥远。但两人却有口无心地向各自的家人提起了对方,也许是一种随意,也许是有一种潜在的征求家人意见的成分。想不到,这种朦胧的关系却一致地遭到了两家人的反对。事情本该到此结束,想不到的是,这最初的反对,不但没能阻止两个人的脚步,反而促成了两人更多地向对方倾斜。世上就有这样的事。
其实,他们相互的引力并不够大,是随时都会走散的那种。但他们想要挣脱什么的愿望,却与日俱增。这本来不是爱,却与爱混为了一谈。
一年两年,他们竟因家人的反对,而有了一种动力,不但更多地在一起交流,甚至真的走到了一起,而且还变得一天比一天坚强。到后来,他们甚至抱头痛哭,相互表示,死也不能分离。
毕业时,他到了南京工作,她却留在了。由于双方父母的阻挠,毕业那天,他们都向对方表示了山盟海誓。
为了爱情,他们甚至与各自的家庭闹翻,更因为与家人的闹翻而爱得死去活来。他们很快便决定结婚了。留在的她租下一间房子,他特地从南京跑来,布置新房,买首饰,买床被,还为她买了鲜花。他们没有通知家人便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为此,他们再次哭了一场,是为两家人的反对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多么不容易啊,他们心里一直背着一座沉重的山,压力可想而知。
两家家长听到他们已经成婚的消息,都气得口吐不逊,表示他们永远不要回来登自己的门。可是,事情不过半年,女方的父母就跑来,向女儿认了输,并给他们带来了婚后所需的生活用品。接着,男方父母也从外地赶来看望,不但承认他们的婚姻,还给他们带来一笔不小的生活费,希望两人过得幸福。
再也没有阻力了,一切都被他们的毅力化解了。他们像是陡然间卸下了千斤重担,松弛让他们感到平淡,没有力量。他们甚至向往那段磨难中的经历。可是没有,一切都太平静了。他们本应好好地过下去,可事情却像是变了,他们先是发现两地分居的不便,进而他们又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再过下去,他们开始相互抱怨,谁都能找出对方的一堆不是,潜在的危机蠢蠢欲动。没有压力的婚姻,反而让他们不大习惯。
为了弥补眼看就要瓦解的婚姻,男方想尽办法,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改行来到了。谁想,这一努力的结果非但没有奏效,反而事与愿违。他们零距离的接触,似乎更让彼此看清了对方的缺陷。
他说,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毛病!她说,你不是也一样!他说,我真受不了。她说,我一直都在忍气吞声!
一年以后,他们终于承认,他们在很多地方都不合适,所谓的爱也是缺少动力的。他们在又一次争吵之后,终于离婚了。
这是两个人的故事。他们爱的根基,并非来自真正的感情,而是一种外在的牵扯和压力,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内在的、应有的爱的引力。他们因为外在的力量而整固,却因为内在的不足而瓦解。
我们的一生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因为反对,才去坚持。人是很怪的,有时的坚持与信念,是完全说不清的,只有当一切走完的时候,我们才肯承认自己的对错,只有当柳暗花明,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才能接受过来人的观点,但这时大都已经很晚,而且要用我们一生的代价和辛酸去换取。
刘小普//摘自2010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
意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