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后,她收到短信:在哪儿?估计是她该回家的时间没有回家,被惦记了。于是,她回短信:在超市,买狗粮。很认真地说,婚姻12年,她除了喂养他和女儿,还真没有养过一只宠物。他一定超明白,“狗粮”是他昨
昨天下班后,她收到:在哪儿?
估计是她该回家的时间没有回家,被惦记了。
于是,她回:在超市,买狗粮。
很认真地说,婚姻12年,她除了喂养他和女儿,还真没有养过一只宠物。他一定超明白,“狗粮”是他昨晚赞不绝口的那个饼干。很多年来,他们一直这样:惦记对方所爱,满足对方最爱。就像她不经意说门前报亭的某杂志竟然卖完了,明天她指定会收到他买回的该杂志。
她手机再响,他刚回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住狗窝,共吃狗粮;饼干,焉能独享?
她笑了。她特喜欢他这种对她骨子里的彻底理解认识。知己知彼,对答如流。
,我是。
爱情,是否就是一个?
当年在牌桌上,是玩“找朋友”的纸牌游戏吧,他是庄家,要找黑桃5做朋友。当着一拨人,他不依不饶地说:土豆,我是。你在哪里?快出来吧。她面红心跳,又似曾相识,手中的那张“土豆”牌——黑桃5面条一样软软滑滑地溜下来,在众人的嬉笑中她乖乖地做了那个“土豆”。
因为,她看到了他还给自己书中那个新增书签,重要的是那书签上的铅笔字:土豆土豆,我是。这好像压根儿与爱情无关的句子,怎么就成了他们的爱情?
事情有些来头。彼此好像都是团支书吧。经常组织活动吧。组织活动就得策划方案吧。策划方案就得动脑子吧。动脑子就得学习吧。学习就得看书吧。书不够就得借吧。钱锺书在《围城》中好像说道:男女之间借书,一借一还,再借再还,借借还还增加了接触交流的机会就容易滋生爱情。他们,是不是这个套路?还是爱学习求上进志趣相投的青年早吸引了彼此?只是书为媒介?
原本属于私人的,没想到被大众揭了谜底。
在国有大型企业里,青年的活动总是很多的。那是一个游戏活动——“你来做我来猜”,先是成语,再是歇后语,再后是生活类。他和她是一对,他做她猜。那个默契啊,完全像是预演过一样。正当他得意之时,那个难题出现了。好像是好事者临时递给主持人专门为刁难这对选手而出的一题,题目就是“我想恋爱”。观众认为:天啦,这是哪跟哪啊?天才未必能演出来。题目亮出来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这俩家伙是不是有那么个意思啊?这出题的人是不是在挖他们的隐私啊?
看到该题后他不假思索:土豆土豆,我是。全场爆笑。鬼使神差,她的回答竟然是:恋爱物语。全场再次爆笑。主持人脱口而出:完全正确。在场的人全笑翻了——恋爱宣言啊!
很长一段时间,所有见他俩面的朋友都会重复那句:土豆土豆,我是地瓜。基本相当于现在网络流行语:很傻很天真。
很多年后,他们把当年的土豆地瓜故事挖出来研讨,总结出来就是:是土豆就能理解地瓜,是地瓜就能找到土豆。这逻辑,是哪跟哪啊?有感觉的人在一起总是有混账逻辑存在,或者总能把外人看起来毫不相关联的事整成默契。就如:谁也不会想到老婆中的“狗粮”是老公爱吃的饼干。
暗号,随手拈来即是。她在电脑上写稿,他在客厅呼:明天,继续走光。
您能理解这字面意思吗?
她知道:明天,他上班继续从明光桥走路上班,简称:走光。他在向她邀功请赏呢:自己也注意锻炼身体了,是对对方负责的一种态度。
因为,前天,她看到他的体检报告上写有:轻度脂肪肝。她给他短信:体检报告上的错题请改正,家长字。
回短信:已阅,同意。
这土豆和地瓜,就这德性。
谭灵燕//摘自《北京青年报》,意达/图
(字数:1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