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卑的解释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自卑时发现,自卑有“真”和“假”之分。
“真自卑”是个体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生理、病理缺陷,如先天或后天的伤病残、弱智等,使个体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学习、工作、生活能力。与常人相比,自己在各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我心理。这种自我评估、自我认定,应该说是客观的、现实的。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女深知自己失去的是什么,她必须直面人生,自律自勉,用坚强的意志推动生命的车轮去创造新的生活,从自卑中升华自强,这就是一个健全人格表现出来的“真自卑”。
“假自卑”是由于人格偏离或人格变态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称其为“假自卑”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不存在“真自卑”者那样的病残缺陷。相反,“假自卑”者大多数智商中等偏上,身体健康。以健全人格的观点来看,他们没有任何产生自卑“理由”,故称其为“假自卑”。
“假自卑”者没有自卑的“道理”却有自卑的根源,那就是自我认定错位。他们总习惯拿别人的优势与自己的劣势相比较因而自卑。“假自卑”在强迫型变态人格中表现最多。完美主义的人生观使他们因达不到“全能”而痛苦。
“真自卑”者需要直面人生、自强自立;“假自卑”者必须克服完善主义,树立“我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自我定位。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