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教书,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赵鹏,成为一名高三班主任后,每天无休止的重复工作,以及“工资月光”的生活,让他感到窒息。或许是来自生活、工作、经济等各方面压力,不到30岁的他选择在办公室服毒自杀。(5月28日《新京报》)
在常人看来,做高中老师绝对是一份令人羡慕的也是可以值得终身“战斗着”的高尚职业。作为班主任更是令人我们的家长和社会所尊敬,但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一个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职业上,却有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不惜抛下自己的年幼的孩子,服毒自尽,走向生命的尽头?
但其实,在班主任岗位光环的背后是我们常人所看不到的巨大的职业压力。应当说,我们要从这起悲剧中反思,社会要更加重视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职业心理健康。
都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其实作为班主任来说更是压力巨大,班主任所要负的不是一个学生的责而是班级里所有学生的责任,不仅仅要对学生们的学习负责、不仅仅要对考试的成绩排名负责,还要关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情绪和其他一切。都说现在的父母不好当,那教师所要当的是一个有着几十个孩子的家长,班主任就好像是一个贴身的保姆,要为他们费心、费神、费力,他们的心理压力能不大吗?
在这种巨大的职业压力下,类似于赵鹏这样的年轻班主任还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压力,每个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在当下这个社会中真的很难过上好日子,更不要提作为一家之主还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
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压得一些班主任透不过气,所以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断自己来让这种压力彻底地释放。但这种释放实在太过于凄凉悲惨,这种释放也无法释放整个班主任群体的巨大压力。
不少地方由于面临着财政上的压力,因而无法向学校划拨更多的资金,我们的教师也没有办法拿到更高的工资。那么在这种实现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教师们的职业心理健康,去为他们做好职业心理的环保工作,而在这方面目前是比较缺失也是并没有受到非常重视的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向关心孩子一样也去主动地关心我们的班主任群体,在定期为他们做生理上的体检的基础上,更要为他们定期做心理上的体检和健康检查。
来源:心理健康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