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心理上总会有一些垃圾,或者是一些糗事,或者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在不经意间,你可能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自己都感觉很愚蠢,很糗。这样的事,闷在心里实在是负担,很多时候说给别人听,虽然可能被当做笑话,但自己心理上能达到释怀的目的。只要你不是向别人倾泻一种不好的情绪,这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说到底,把糗事说给人听是一种倾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倾诉的需要。但是如果在一周内,你与他人进行过3 次以上的纯私人谈话,而且话题都围绕你的不开心或感情上的困惑,并且发现倾诉之后并不能感到心情放松,甚至在不断的诉说中获得了快感,那你可能要小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倾诉饥渴症。这个时候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医生。
在这个绝对隐私的社会中,隐私的暴露却日趋便捷。对于女性来言,有时候更容易患上倾诉饥渴症。
无数女性在越说越想说的恶性循环中被一种莫名其妙的饥渴淹没,像喝了爱说话的酒。
心理专家曾经说,适当的倾诉有助于保持健康心态。然而当女人的倾诉变成一种公害,你会发现所谓健康心态,仅仅是在你滔滔不绝向他人倾倒情绪垃圾或无谓隐私的那一刻,嘴巴一停,空虚、寂寥、无助、失望等等统统袭上心头。只好慌乱地拿起电话,拨出另外一组号码。
然后,说同样的话,体味同样短暂的快感。
对倾诉的依赖,让我们失去了基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倾诉饥渴成为比自闭危害广泛及严重一万倍的都市女性病。
5分钟,倾诉狂自我诊断:
你的倾诉饥渴吗?刚刚,是否正在网上跟陌生而熟悉的人们抱怨老板不仁老公不义。对照下列现象和指标,5分钟自我诊断。
● 通常情况下,25至35岁的女性每天平均比男性多说156句话(包括网聊)。这些话中,63%为向他人倾诉自己遭遇不公、情感危机或情绪垃圾。
● 人们曾经以为善于倾诉的外向型女性心理相对健康。近年的心理学统计资料却表明,自闭女性情绪焦虑指数为8,而倾诉饥渴女性的情绪焦虑指数为7。专家指出,过多的倾诉会破坏心理健康。
● 美国心理学家在对一家知名企业的员工及一组家庭主妇进行对照心理分析后得出结论,两组人群中倾诉饥渴患者概率相当,只是侧重点与方式不同。名企员工热衷于说老板、同事坏话及感情困惑,家庭主妇的话题则主要是围绕老公及孩子。
● 如果你在一周时间内,有三次以上与他人进行纯私人谈话,并且话题围绕你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或感情上的困惑,那么,你正被倾诉饥渴盯上。
● 正常倾诉与倾诉饥渴的最大区别在于,正常倾诉的女性在倾诉后会有相当放松的感觉,并能够立刻将精力集中于其他事情。而倾诉饥渴的女性只能在倾诉当中获得快感。因此必须不断倾诉,哪怕对同一件事重复一百遍依然意犹未尽。
● 遇到事情时,你首先想到找他人倾诉并立刻付诸行动,还是首先努力自我消化,实在无法消化时才找最可信赖的人倾诉,这是正常人群与倾诉饥渴人群的分水岭。
● 倾诉饥渴是一种习惯性心理疾病,其攻击对象98%为女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女人认为倾诉是件好事,而男人则觉得有点什么事就向别人诉说很丢人。换句话说,如果女人能够到倾诉是件丢人的事,就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倾诉饥渴。
你是哪类倾诉狂?
1、老板同事坏话倾诉饥渴
症状:每天必须做的事就是说老板或者同事的坏话,尤其对那些业绩比自己好的同事,更恨不得用唾沫星子杀死他们。
多发人群:好胜心强又常在工作中力不从心的女性。
2、情绪低潮倾诉饥渴
症状:月经前后或其他情绪低潮期,平日里不放在眼里的小事全成了烦心事儿,于是打电话找朋友,好像不把这些东西唠叨出来天就塌了。
多发人群:工作相对清闲者或家庭主妇。
3、感情动荡倾诉饥渴
症状:不把自己的感情经历当成隐私,只要别人愿意听,跟谁都说。
多发人群:情感经历过于复杂者。
4、育儿倾诉饥渴
症状:一说起孩子就没完没了,觉得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与他人交流育儿经验。
多发人群:产后患者或者特别外向型的母亲。
5、工作压力倾诉饥渴
症状:恨不得跟街上擦皮鞋的都要探讨下季度的工作计划。
多发人群:有一定职务,感觉肩上担子很重的职业女性。
其实不需要担心倾诉饥渴症,大多数人往往是将情绪憋在心里,假如你属于后者,那么还是多多的抒发一下你的内心情绪吧!
特别推荐:心灵咖啡为您打造的倾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