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再次飞翔

  2011年1月11日,在“2010中国田径绿茵天地金跑道奖”颁奖典礼上,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获得了年度特殊贡献奖。捧起象征中国田径运动最高荣誉的奖杯和证书,刘翔一脸自信的笑容。这场景,让作为刘翔医疗组组长的陈世益教授欣慰至极。自从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后,就如何医治刘翔脚伤,陈教授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别成为千古罪人”的告诫中,他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是医者的信仰,更是对“翔飞人”那种对金色跑道深情向往的真切理解。

  

  A 握手那一刻,陈世益有些动容,刘翔脸上难掩的苦涩,让他心疼。

  

  2008年8月18日下午,陈世益突然接到上海市副市长赵雯打来的电话。赵副市长的声音既严肃又略显焦急。一听是关于刘翔脚伤的问题,陈世益下意识地站起身,一脸凝重——自从上午听说刘翔在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退赛的事后,他一直牵挂着这个小伙子的伤情。与一般人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将刘翔看作英雄,他与刘翔间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当刘翔还是一位少年运动员时,教练孙海平就领着他,专门来找陈世益治疗过他的膝关节。每次,刘翔一进门诊室,总是笑着先鞠一躬,再甜甜地说:“陈教授好!”陈世益“嗯”了一声,没怎么在意刘翔那一口洁白的牙齿,例行公事地一指病床,说:“躺下吧,把你的裤脚挽起来,让我看看!”

  没多久,刘翔的膝关节治好了。因为陈世益天天给运动员看病,人来人往的,所以对刘翔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倒是刘翔将他记住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飞>中天夺得冠军后,出了二本书《我是刘翔》。其中有两个章节,特意提到了陈世益为他治愈膝关节的事。这让陈世益颇感意外,也特别感动:刘翔还记得这件小事,这小伙子挺知恩图报的。

  有一天,陈世益去上海体育局办事,巧遇孙海平。

  孙海平热情地握住他的手,旧话重提:“陈教授,刘翔对您的感激,我是能理解的。在您为他治病之前,我曾领他先后去过其他几家大医院,结果都没治好。小家伙还以为他的运动生涯就此结束了呢!您想想,他能忘吗?所以出书时,他特意要将这些内容写进去……”陈世益感到很温暖,微笑着点头。

  “……总之,刘翔代表的是上海!是中国!他的脚伤,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你们医院先做一个会诊。之后,你要把结果向市政府做一个详尽汇报。”赵副市长最后说。

  “好,我们会全力以赴。”陈世益放下电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中国运动医学的传统发源地之一;而他又是该院运动医学中心的主任,是上海运动医学的领军人物,“担子”别无选择地压到了他肩上。

  站在办公桌前,陈世益脑子里快速地思考着参加会诊的人选,同时,思索着医疗方案——给刘翔会诊时,一定要拿出有自己见解的“东西”。

  8月28日,他见到了从北京回到上海的刘翔。

  两人握手的那一刻,陈世益有些动容,刘翔还是像当年那样亲切地称呼他,可脸上难掩的苦涩,眼中布满的血丝,让他心疼——这么年轻,就要承载着那么多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体育梦想,未免有些太残酷了。

  不过,多年的职业生涯已让陈世益练就了波澜不惊的性格。他轻拍刘翔的胳膊,示意他坐下,并为随同刘翔一起来的教练孙海平和其父亲刘学根倒上茶水。

  这时,孙海平已有些按捺不住,一脸焦虑,提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陈教授,刘翔的脚,能不能治好啊?”

  几天来,陈世益一直在梳理着自己和华山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相关资料,认为对刘翔这种钙化性跟腱病的治疗有难度,可先尝试用冲击波、理疗和中医药等保守治疗;如果无效,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选择手术。

  一听到“手术”二字,刘学根很惊讶:“手术会伤了孩子的元气啊。”他的话语虽然很委婉,却鲜明地表达着不同意手术的观点。

  陈世益点头应着,问询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孙海平和刘翔。师徒对望一眼,也摇了摇头。见状,陈世益换了话题,说:“这样吧,医院要组织专家会诊。大家通过论证,运用集体智慧,也许会找到一个好的方案!”

  

  B 陈世益:毁掉自己不足惜,可不能毁掉刘翔。

  

  8月30日,刘翔接受了退赛后的第一次全面检查与会诊。除华山医院的几位知名专家,陈世益还特意请来美国著名运动医学和足踝外科专家杰姆斯塔·斯拓教授。

  会诊中,这位外国专家和陈世益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手术。只有把刘翔跟腱里钙化的病变去掉,跟腱才有可能恢复正常;术后有70%的运动员能重返运动场,不过,能重返运动巅峰的只有20%。

  孙海平一听“20%“这个比例,再一次拒绝了手术方案:“如果刘翔不在此例,那可怎么办?”

  陈世益焦急地看着孙海平。作为一名医生,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刘翔不手术,那就连20%的希望都没有了。径赛,从来都是亚洲黄色人种的先天弱项。如今突然冒出了一个刘翔,他的脚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金脚”了。难道能从此让他离开心爱的跑道,退出体坛吗?陈世益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心想:孙教练对运动医学是一个门外汉,就像他陈世益不懂跨栏技术一样。看来,说服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先说服各路医学专家。

  一个月后,上海市组织了全市的一流医学专家,为刘翔进行第二次会诊。会上,讨论十分激烈。陈世益的“手术说”只是一个微弱的声音,淹没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声浪中……最后,这次会诊居然拿出几十套医疗方案。上海市的主管领导们也犹豫起来了: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案?研究到后来也没人敢拍板。无奈,领导决定:还是上交北京处理吧!

  10月9日,陈世益、孙海平和刘翔等人飞往北京,举行国家级会诊。与上海会诊争论不休的气氛相反,北京会诊时,专家们的发言基本上只有一种声音:中医保守治疗是最稳妥、最保险的选择。

  陈世益有些激动:“中医保守治疗,能够保证刘翔重反赛场吗?”

  专家们谁也不吭声。

  陈世益继续力陈自己的手术观点:“请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接纳国际先进的运动医学。”最后,他还特别提到,在上海给刘翔做会诊时,美国专家杰姆斯塔·斯拓教授也主张手术治疗。然而,并没人响应。

  陈世益心急如焚。他猛然意识到,刘翔治疗方案的决定权,实际上是由孙海平来拍板的。因此,他决定要找孙海平好好谈一谈,告诉他:不能再犹豫了,刘翔必须做手术,而这个手术就由他陈世益主刀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